政協發言人:抵制冬奧不會得逞
中國被指形象下滑 歸咎反華政客誤導
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今天(4日)在北京開幕。大會昨舉行首場新聞發布會,發言人郭衛民回應有關外國人權組織及政客提出抵制明年北京冬奧會的問題,稱這種圖謀不會得逞,批評有關做法有違奧林匹克精神。針對有聲音指中國政府在新冠疫情等問題的處理方式令中國形象下滑,他指原因複雜,可能在於外國民眾對華不了解或受反華政客誤導。
因應疫情防控需要,發布會延續去年做法,以視像方式舉行,僅邀請少部分在京中外傳媒記者到人民大會堂現場採訪。郭衛民表示,此次全國政協會議將於10日下午閉幕,會程縮減至6天半;主要議程包括聽取和審議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和關於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列席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聽取並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及其他有關報告,討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等。
在答中外記者環節,郭衛民回應了有關疫苗、個人信息安全、脫貧、冬奧會等12個問題。被問及有外國政客提出抵制北京冬奧,郭衛民稱,個別外國政客將體育運動政治化,企圖干擾破壞北京冬奧會的籌辦和舉行,這些做法有違《奧林匹克憲章》精神,相信不會得到國際社會的支持,是徒勞及注定不會得逞的。
北京冬奧會定於明年2月4日開幕。對於疫情會否影響冬奧會如期舉辦,郭衛民稱,疫情給冬奧會籌辦工作帶來一定影響,但有關部門積極應對,創新工作方式,科學合理調整工作安排,在完成籌辦任務的同時,最大程度降低疫情風險。他稱目前各項籌備工作穩步推進,表示相信有關部門會努力克服各種困難。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記者其後提問,近兩年,中國對疫情、新疆、香港等問題的處理持續引發爭論,一些觀察人士認為中國形象下滑;有調查顯示,美國人對中國人持負面看法的比例從47%升至73%,問題在哪?郭衛民說:「這涉及到哪一個民調機構,調查範圍、調查具體對象、哪些數據,怎麼分析怎麼做判斷,我想情況是多樣的。」他又稱,近期也有一些國際獨立民調機構調查結果顯示,不少國家和地區的民眾普遍更喜歡中國。
據美國民調機構蓋洛普(Gallup)3月1日最新民調,美國人對中國的好感度(favorable opinions)跌至歷史新低,僅為20%,低於上年的33%及1989年天安門事件後的34%。至於被指中國國家形象下滑,郭衛民認為「原因是複雜的」,「有些是因為一些外國民眾對中國不了解,有些則是因為受到了某些反華政客的誤導」。他表示,一段時期以來,個別反華政客在疫情病毒溯源、香港、新疆等問題上編造謠言,抹黑中國,這對部分美國和西方受眾產生消極影響。
明報中國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