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百年水庫」已拆10年 水署:古蹟辦無異議
【明報專訊】深水鶗D教山配水庫清拆工程掀起社會關注後叫停,惟另有兩個百年水庫難逃厄運。水務署昨證實,有逾百年歷史、同樣以古羅馬式建築風格建造的克頓道及馬己仙峽道食水配水庫,早於10多年前已拆卸,而時任發展局長是特首林鄭月娥。水務署稱當年已就清拆工程諮詢古物古蹟辦事處意見,古蹟辦不持異議。
本報昨向特首辦查詢林太當年是否知悉及支持清拆該兩個百年水庫,特首辦回覆稱,林太任發展局長期間,理順法定古蹟及歷史建築物的評級機制,推動「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保育中環」等項目,「其對保育文物及歷史建築的重視毋庸置疑」。
時任發展局長林鄭 特首辦:重視保育毋庸置疑
本報周一曾報道,水務署2011年出版的員工通訊刊物《點滴》,曾刊出克頓道配水庫內部相片,並稱「配水庫雖然經歷百年洗禮,卻沒有發現明顯裂縫或受損」。
水署:兩水庫老化滲漏危及斜坡 保留兩柱拱頂
水務署昨回覆稱,克頓道配水庫經多年使用後,出現老化和滲漏,有可能危及鄰近斜坡,不宜繼續長期使用,為確保半山區居民獲可靠食水供應,署方分兩階段重置及擴建配水庫,首階段2007年在舊有配水庫旁動工建新配水庫,2011年落成;同年展開次階段工程,將舊配水庫拆卸,並在原址建另一新配水庫。
水務署稱,曾就工程諮詢古蹟辦,古蹟辦知悉不可以維修解決,而水務署建議保留其中兩條支柱及相連拱頂的紅磚構件,故對工程不持異議。根據署方紀錄,克頓道配水庫建於1908年,以混凝土建造圍牆及地台,紅磚鋪蓋圍牆內壁和建造支柱及拱形上蓋。另一於1901年興建的馬己仙峽道食水配水庫,亦因老化和滲漏,有可能影響斜坡及斜坡下樓宇安全,於1997年停用,並於2010年拆卸。水務署原址建造新海水配水庫,稱曾就工程諮詢古蹟辦,古蹟辦亦不持異議。
政府稱,明白近日社會對主教山配水庫的關注,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將領導一個工作小組,檢視相關部門在處理事件上的情G,並提出改善措施,避免同類事件再發生。
古物諮詢委員會主席蘇彰德稱,對百年水庫遭拆卸感可惜,由於他2018年底才就任古諮會主席,故不掌握當年水務署與古蹟辦的溝通內容。他說,主教山配水庫事件清晰反映公眾希望保育百年水庫的訴求,「一旦清拆就不可返轉頭」,認為以現今科技,若再發現同類水庫,可研究能否保育。他續說,古諮會3月開會時,可商討未來應否設把關機制,例如日後再發現歷史建築時,政府部門能否知會古諮會,以及當政府部門展開清拆前,古蹟辦人員能否先到現場視察評估文物價值等,以免再出現百年古蹟遭拆卸情G。
有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古蹟辦的架構是以館長職系為主,重視考古、博物館工作,但卻沒有人員具建築結構、土木工程等專業知識,形容架構過時,建議政府應在古蹟辦引入相關專才。
港大建築文物保護課程學部主任李浩然認為,隨茪蔡酗w愈趨重視其他工程及基建項目遺蹟,認為應擴大現有歷史建築評級機制至這類建築。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