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前英檔:續動員國際 籲京遵聯合聲明 時任大臣展望:圖奪港人自由將惹反對

[2020.12.30] 發表
英國解密檔案披露,時任港督彭定康(左)於1997年致英國外交部的電報中,形容候任特首董建華(右)「固執及和藹」。圖為1996年12月23日雙方會晤。(資料圖片)
董建華(右)在時任英國外交大臣聶偉敬(Malcolm Rifkind)的文件中被形容為在敏感議題中取態保守、親中,多於嘗試高舉香港的自治,又形容時任布政司陳方安生(左)及同事努力地勸他稍稍中立一點。圖為1996年12月29日董建華在香島小築歡迎陳太到訪。(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英國國家檔案館解密最新一批檔案,當中一批首相府檔案(PREM19/6090)透露了英方在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前數月的考量。英方認為,回歸前後均要動員國際社會,以這「最重要的力量」鼓勵中國遵從《中英聯合聲明》。對回歸後港府有關公眾秩序的立法,英方斷言「任何試圖剝奪港人現時享有自由的舉措,都會喚來反對」,包括一向親中者。檔案亦包括英方高官對首任特首董建華的看法,港督彭定康形容董「固執及和藹」、「猶豫不決及剛愎自用」,認為英方可避免與董衝突,但不可影響到董的理念。

明報記者 李以莊

外交部發言人陸慷於2017年的外交部記者會上曾聲言,《中英聯合聲明》作為一個歷史文件,「不再具有任何現實意義,對中央政府對香港特區的管理也不具備任何約束力」。然而,英國最新解密檔案披露英方立場:無論回歸前後,均要透過聯合國際社會,促使中國遵從聲明。

時任外相函英揆:要堅定反對港人權倒退

時任英國外相聶偉敬(Malcolm Rifkind)於1997年2月致首相的文件,題為「香港︰主權移交的展望」。文中指出,其時關注政制發展的人,包括高級公務員,都關注臨時立法會爭議,以及人權法案或會於7月1日被裁定無效的趨勢。對中方有關人權及公眾秩序的立法,英方未知中國取態,但認為「很清楚的是,任何試圖剝奪港人現時享有自由的舉措,都會喚來反對,即使是一向樂意追隨中國路線的人」。文件提到英方政策要堅定發聲反對香港人權倒退。

時任首相馬卓安1996年3月訪港時曾說「動員國際社會」支持香港,報告認為這是英方「最重要的力量之一」,以鼓勵中國遵從聯合聲明,又稱英方得到美國政府大力支持,特別是在人權等議題上,有必要在回歸前或後建立國際支持,亦要公開表述:英國在港利益不會在6月30日完結,英方在對港貿易、投資上有重大利益,且有道義上的責任確保聯合聲明妥善實踐。

稱陳太圖勸董建華中立一點

該文件亦記錄了對董建華的形容,認為港人對董獲選為特首廣泛歡迎,形容董是實在(substance)的人,但指他緊跟中國路線,「他的紀錄不能寄望他與中國商討過程中會為香港挺身而出」,又形容董「信念保守」、在公共領域中欠經驗。文中透露「(時任布政司)陳方安生及同事盡力游說他要中立一點,但有困難」。

陳方安生回歸時由布政司過渡至特區政務司長。2000年9月,她被時任副總理錢其琛邀請上京述職,被要求「更好地」支持董建華,翌年4月她宣布提早退休,政界普遍認為她辭職是因與董不和。

彭定康評董固執和藹

檔案亦披露時任港督彭定康對董建華的評價。1997年3月,彭向英國外交部發電報,形容董「固執及和藹」、「猶豫不決及剛愎自用,有人說他謹慎地保守,無時無刻避免讓自己陷入困境」。彭希望公務員在回歸前後能和董更緊密合作,但認為董似乎抗拒此概念。彭又稱,董非常關心總督府(Government House,現為禮賓府)的風水,但彭說自己較關心在該處工作的人的福祉。

彭定康當年4月再與董建華碰面並向外交部發電報,披露董很急切修改公眾秩序或社團的法案,特別是政黨不能收取外國資助,彭定康當時打插董說,這論調會表現出董有政治問題,特別是如有香港或中國人物被指認與美國政黨有財政往來;不過,董置之不理。

本報曾向彭定康及董建華查詢有關內容,以及對董的評價,彭定康私人助理稱彭正休假,不回覆任何訪問;前任特首辦公室至截稿前未有回覆。

(英國解密檔案)

更多港聞
浸大事實查核中心9月試行  助篩假新聞
【明報專訊】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昨日宣布成立事實查核中心,從今年9月起試行運作,並預計未來3至5年能以人工智能篩選及查核可疑新聞。負責中心管... 詳情
中大醫院下周試業 定價收費 總裁:公私院中取平衡 最快7月開24小時急症
【明報專訊】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將於下月6日(下周三)起分階段投入服務,首3個月會啟用20張病牀,佔整體3.3%。醫院引入自動分藥、實時追蹤病人... 詳情
【明報專訊】一名有腦癇症、適應障礙症和抑鬱的男教師,稱前年獲葵涌柏立基教育學院校友會李一諤紀念學校聘用為文憑教師,惟校方拖延簽約,其後無理解... 詳情
賢學思政稱國安警查問 拋資料警告勿提港獨
【明報專訊】賢學思政4名成員早前涉「非法集結」被捕,他們昨召開記者會,澄清上周五到旺角警署報到期間,被警務處國家安全處人員查問,而非一度聲稱... 詳情
工作假期變長留 難求職路不轉人轉
【明報專訊】港府2014年起與英國簽訂工作假期計劃的雙邊安排協議, 18至30歲香港青年可申請「青年流動計劃」簽證,在英國逗留最多兩年。不少...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0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