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個人資料惹憂慮 官員:一定少過入境處
【明報專訊】政府昨日宣布推出「智方便」個人化數碼服務平台,用家須提供身分證號碼、中英文姓名、出生日期、性別等資料,並以面容或指紋核實身分;另當中的「填表通」功能,用家需提供電話、住址等,涉及不少重要個人資料。政府資訊科技總監林偉喬稱,「(索取的資料)一定少過入境處」,而「填表通」的資料屬自願填寫。有科技業界認為政府未有足夠法例配套就推出「智方便」,擔心無法制衡政府或其他機構蒐集或使用相關個人資料。
「智方便」索取的個人資料,包括要求拍攝身分證,以容貌或指紋作識別。副政府資訊科技總監黃志光稱,「智方便」設計依照保障個人私隱原則,通過手機或自助登記站拍攝的身分證照片和自拍照,與入境處電腦系統核實身分後會即時移除,不儲存在「智方便」系統內;至於登記時提供的其他個人資料,亦只供「智方便」系統作用戶管理之用,會加密儲存於政府數據中心內。
IT界憂欠法例配套制衡 政府:有第三方評估
資訊科技界選委、數據科學家黃浩華認同數碼個人身分是未來大趨勢,不少鄰近地區如韓國、台灣等亦有研究推出數碼個人身分,但該些地區在有數據保障法例的配套下,仍對數碼個人身分存疑慮。他擔心香港《私隱條例》過時,亦未有足夠法例配套制衡政府或其他機構蒐集、儲存、使用個人資料,「根底未打好就一步登天」,擔心引起社會不安。
黃志光表示,「智方便」系統設計及操作過程中,徵詢了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意見,以及曾做獨立第三方私隱影響評估及資訊科技保安審計。有意採用「智方便」於其保險科技業務的初創公司「醫結」創辦人楊廣榮建議政府增加透明度,公開做第三方評估及審計的機構,確保其審計程序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