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五月軌交會對接 中國首次達成
進環月等待階段 11日後返回地球
【明報專訊】嫦娥五號上升器攜帶2公斤月球土壤(月壤)樣品,昨日(6日)清晨在38萬公里外的環月軌道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實現中國首次月球軌道交會對接。隨後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再與上升器成功分離,進入環月等待階段。返回器將準備擇機返回地球,預計11日後將在內蒙古四子王旗着陸場預定地點降落。
新華社報道,12月3日晚11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在月面點火起飛,順利進入到預定環月軌道,中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起飛。6日清晨5時42分,通過遠程導引和近程自主控制,嫦娥五號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逐步靠近上升器後,以「抱爪」的方式捕獲從月球升空的上升器,成功交會對接,並於清晨6時12分將月球樣品容器從上升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
「抱爪」方式捕獲上升器
「所謂的抱爪,形象地說,就像我們手握棍子的動作,兩個方向一用力,就可以把棍子牢牢地握在手中。」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嫦娥五號軌道器技術副總負責人胡震宇表示,探測器採用的對接機構就是由3套K形抱爪構成的,當上升器靠近時,只要對準連接面上的3根連桿,將抱爪收緊,就可以實現兩器的緊密連接。
軌返組合體重達2.3噸,在運行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會將身姿輕盈的上升器撞飛,這需要對速度、位置都有極為細緻的把握。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號探測器總指揮總師顧問葉培建說,在離地面40萬公里的地方,不但要完成交會對接,還要完成樣品轉移。各種精密的動作,一步也不能差,差一點也就實現不了。「今天做得很漂亮,是世界上的第一次」。
6日中午12時35分,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與上升器成功分離,進入環月等待階段,準備擇機返回地球。嫦娥五號任務一共要經歷11個階段:發射入軌、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著陸下降、月面工作、月面上升、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環月等待、月地轉移、再入回收。
11階段任務 已完成9項
在「環月等待」階段,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將進入月地入射點,等待月地入射窗口的到來,做好返回地球的準備。而「月地轉移」階段也是距離最遠的一段旅程,要從38萬公里外的月球返回地球附近。
在距離地球5000公里高度處,軌道器和返回器分離,返回器將以「打水漂」的返回方式降落地球。即首先以第二宇宙速度(11.2公里每秒)衝向地球,在進入地球大氣後,很快又跳出來,然後再次進入大氣層。一出一進間實現減速,像神舟飛船返回艙一樣,以第一宇宙速度(7.9 公里/秒)降落,打開降落傘,在內蒙古四子王旗着陸場預定地點降落。
根據航天科技集團消息,嫦娥五號任務總共歷時23天,從11月24日凌晨發射到昨日,時間已經過半,預計還有11日將返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