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吉澳史 沒水銅人故事重現 潛水捉響螺帶子 村民見證漁業盛世
【明報專訊】本地遊炒得火熱,地質公園之一的吉澳也增添人氣。位於新界東北水域的吉澳,除了擁有逾億年的地貌資源,該小島亦曾是中港兩地往來船隻的重要補給站,全盛時期1950及60年代,島上有5000多人居住,但時至今日常住人口不足50人;為了保護正在消失的歷史,漁護署本月出版的《吉澳.吉祥之灣》,透過口述歷史形式訪問海內外逾50名村民,重塑吉澳盛世,包括60年前吉澳大街店舖林立,人流不絕的景象,亦首次在村民口中發掘出1950年代吉澳漁民穿著「沒(音未,即潛水)水銅人」舊式潛水裝,在水底作業的獨特捕魚方式,顯示香港約70年前已有土炮潛水員。
明報記者 梁寶華
寓意「吉祥之灣」的吉澳,發展至今逾300年歷史,明末政局動盪,大批客家人南下逃難,吉澳成為聚居地之一;另一方面,吉澳島呈「之」字形的海灣是漁船的天然避風塘,吸引不少漁船泊岸。幾百年來,這個2.35平方公里的島嶼發展了10條村落,共37個姓氏的村民以此為家。西方傳教士在1866年繪製的新安縣地圖,把吉澳標註為「墟市」,社區規模與當時的元朗、粉嶺和荃灣並列。
1950年代最興旺 大街店舖林立
吉澳在上世紀50及60年代人口最興旺,島上居民逾5000人。漁護署根據學者研究及村民口述歷史,重塑吉澳大街的繁榮景象,當時大街兩旁佈滿60多間店舖,包括雜貨店、布行、理髮店,島上首間「信合茶室」出售的汽水和西餅大受村民歡迎,有村民憶述一杯奶茶只售0.3元。現時在島上經營食肆的村代表劉子安憶述60年代的吉澳大街人流不絕,街上更有來自廣東的商販,又有人在街頭賣藝,非常熱鬧,島上唯一燒臘店陳叉記更是無村民不識,不過該店老闆於60年代末與不少島上村民一樣往外闖,在巴西落地生根。
盛產響螺 每隻可長達40厘米
吉澳島四面環海,昔日擁有豐富的漁業資源,有村民憶述,吉澳附近海域盛產響螺,可達40厘米長,每隻數公斤重,故吉澳有大量漁民聚居,後來亦有不少漁民上岸定居。書中引述村民稱,早在1950年代吉澳漁民會穿著「沒水銅人」潛水衣,到海底捕撈海產。有村民憶述,小時候隨父親出海,但並非圍網捕魚,父親穿著當時人稱「沒水銅人」潛入水底,每次下水時間可長達兩至三小時,銅人連接船上的打氣管,兒子負責供氣,責任重大;「銅人」手上的帶子u除了捕捉帶子,也可以捕捉各種大型魚類。
除了吉澳大街,昔日島上另一最熱鬧的地點是吉澳官立小學,島上大部分村民都曾入讀該校。現時吉澳小學門庭破落,黑漆漸漸褪色,但原來該校於2005年才因殺校關閉,該校最後只有6名學生,時為校董之一的劉子安表示,當時校董及老師人數較學生更多,對小學最後不敵時代變遷感到唏噓,他自己於60年代入讀該校時,是島上最繁榮的日子,最高峰時期學校有逾700名學生及20多名老師。
混凝土兩三米長滑梯 村民兒時樂
人稱「水哥」的吉澳村民王水容,每逢假日就會變身吉澳故事館的導賞員,為遊客介紹吉澳的歷史,他會不時加插「有血有肉」的故事,因為不少正是他的親身經歷,官方亦未有記載。水哥舉例說,島上已荒廢的小學,門前有兩條看似混凝土排水渠,每條約2至3米長,原來是「真.滑梯」,他指該兩條滑梯「以前無咁滑,唔知磨穿鰲X多條褲」;他又指以前吉澳山頭甚少樹木,島上兒童會用竹繴窾うO,從山上滑草落山,現在想起仍覺刺激,不過現時吉澳山頭長滿樹木,不能重施故技。
(城市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