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大:海洋生物咬噬 加速微塑膠形成
【明報專訊】疫情下禁堂食,令外賣即棄餐具垃圾激增,部分塑膠垃圾會流入大海,最終變成微塑膠。城市大學研究團隊在本港11個沙灘收集逾3500塊微塑膠碎片,發現當中約一成呈三角形,邊緣較薄,估計是海洋生物咬噬痕[。城大學者稱,研究顯示海洋生物加速微塑膠形成,又表示於沙灘和海洋收集微塑膠極為困難,政府應研究如何在源頭堵截塑膠垃圾流出大海。
環保署:先推自願停造停售含微膠珠產品
環保署表示已完成有關含微膠珠個人護理及化妝品的研究,並參考外國經驗,本港會先推行自願淘汰含微膠珠個人護理及化妝產品計劃,鼓勵業界停止製造、進口、銷售此類產品,並協助消費者選購不含微膠珠的產品,但未透露何時推行。該署稱會跟進計劃成效,以考慮是否需要立法規管。
一成有咬噬痕[ 微塑膠第三來源
城大化學系副教授張肇堅說,外國研究顯示,塑膠變微塑膠主要有兩大途徑,包括自然分解成碎片,但需時甚長;另一來源是人類製造個人護理及美容產品中所含有微膠珠,而城大研究則發現,海洋生物咬噬塑膠變成碎片,是微塑膠的第三個來源。
研究團隊於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在本港11個沙灘收集3563塊每塊直徑5毫米或以下的微塑膠,再以顯微鏡觀察和分類。研究發現,呈三角形微塑膠多達362塊,佔整體約一成。研究團隊將這類微塑膠稱為TTF(Trimmed-triangular fragments)。張肇堅表示,這類微塑膠的邊緣較薄,中間拱起,「好似三文治飛碟,邊緣又薄又直,好似被咬斷」;部分碎片其中一隻角較尖及呈u狀,估計是因邊咬邊扯造成。
張又說,研究團隊曾在近岸水底裝設攝錄機,惟未能捕捉到有海洋生物咬噬膠片,未來或於離岸較遠的深水位置再研究。
研究顯示,大嶼山東北鹿頸灣的TTF佔該處收集塑膠約24%,是各沙灘中比例最高;其次是青龍灣(23%)及馬灣(19%);團隊分析,認為3個沙灘均位於西面水域,亦接近珠江河口,反映微塑膠隨洋流}上沙灘。
張肇堅表示,外國有研究發現,海洋生物會攝取微塑膠,經消化系統,變成更細小的碎片;而城大是次研究則發現,有微塑膠被海洋生物咬噬,變成細小膠片,亦加速了微塑膠形成,促政府在源頭堵截塑膠垃圾,避免流出大海。
明報記者 馬耀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