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環境對孩童長遠發展重要 10歲以下染疫率低 可返校復課
青壯年感染暴增歸咎私人派對
【明報專訊】加拿大首席醫療官譚詠詩醫生昨(7日)表示,允許孩童重返校園,一方面是考慮到校園環境對他們的長遠發展至關重要,而且各方面獲得的數據也顯示,孩童即便被病毒感染,通常來說病症也比較輕。
譚詠詩醫生表示,對於學校重開有兩點需要大家牢記。首先,校園的學習和交往,是孩童們長遠發展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其次,我們也確實發現,孩童即便被病毒感染,通常來說病徵也比較輕。雖然也有重症的孩童病例出現,但數量也極其稀少。
「但目前我們還不知道的是,孩童傳播病毒的比率是怎樣。就已知的數據來說,10歲以下的孩童傳播病毒的可能性,比10歲以上的要小很多。」
聯邦衛生部已經發出一份指引,幫助各地政府和教育局作為訂立學校衛生規範的參考。
指引包含了多重衛生措施,以限制和隔絕新冠肺炎的傳播。例如當無法保持身體距離的時候,如何保持手部和呼吸道的衛生,如何保持人群的人數不要太多,以及學生和教職員工戴口罩的問題。
她承認,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後,學校被迅速關閉,孩童都居家防疫,有關孩童感染率的數據因此很難獲取。
目前已知的家庭內傳播的狀況是,更多的是成年人把病毒帶回家傳染給家人,基本沒有孩童傳染給家人的情況。包括韓國等其他國家的數據表明,10歲以下孩童的確會傳染病毒,但10歲以下孩童的傳染率比以上的要低很多,且後者的傳染率已接近成人。
就加拿大來說,10歲以下孩童的確診病例比例很少,住院率和ICU監護率都不足1%。而且只有一例確診幼童死亡案例,而死因都還不能確定是因為新冠肺炎所造成。
對於第三階段重啟的前景,譚詠詩醫生表示,衛生部門很清楚,只要對重啟經濟和生活各個方面,新增病例數量就會有增加。而關鍵的公共衛生策略就是確保新增數量在低水平,而且處於可控範圍內。
此外還要確保檢測能力,確保被確診病例的追蹤和隔離。之前成為重災區的長期護理院,如今新增病例數量也很低。
但現在解禁之後,40歲以下的青壯年感染的數量暴增。其中20至29歲的這個人群,增長最快。傳染的場合更多是那些完全無視保持身體距離禁令的私人派對。就是那些人看到新增病例數字不斷降低,由此放鬆警惕肆意妄為,結果就感染病毒。
副首席醫療官Dr. Howard Njoo也表示,許多年輕人以為自己不會被感染,或者感染了以後也不會演變成重症,這樣不負責任的態度,卻沒有想到,他們如果是無症狀感染者,會將病毒傳染給其他更易受病毒侵害的年長者或患有長期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