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供應鏈 東盟中國有機雙贏
「較以中國為中心的全球化」是什麼樣的?馬凱碩稱從部分指標可見端倪:首先,中國的總貿易額已去到4.6萬億美元,高於美國的4.3萬億美元,反映全球貿易重心的轉移;其次,美國和中國在自貿協議一退一進,例如特朗普政府上台後即退出「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係協定」(TPP),中國卻推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RCEP);美國正抽身於世界衛生組織(WHO)等的全球多邊組織,中國卻增加存在,目前更有4名中國公民掌管4個聯合國屬下機構。
中國貿易額在千禧年後C升,一大因素是其全球供應鏈角色益見重要。但疫情對供應鏈的衝擊顯而易見,迫使企業正視分散風險的必要,而且華府更加強威迫利誘企業將生產線撤出中國。
被問及如果中國不再主導全球供應鏈,「較以中國為中心的全球化」會否難產,馬凱碩表示,現在要作出判斷是言之尚早。
東盟10國經濟增長 利華出口
他指出,儘管疫情顯示大型全球企業不應過分依賴中國,應將生產線分散到東盟十國和印度等地,「但(生產線)多樣化不一定對中國是壞事」——例如分散供應鏈可促進東盟十國的經濟增長,也會為中國創造更大的出口市場,畢竟生產線的多樣化並非零和遊戲,也可以出現雙贏局面。
不過,馬凱碩認為,這不代表中國會完全取代美國的角色,在可見將來美國依會是頭號強國,中國只能屈居第二,其一指標是人均國民生產總值(GNP per capita,又稱GNI per capita),美國在這點依然遙遙領前中國——世界銀行2018年數字顯示,中國人均GNI只有9460美元,美國卻高達63080美元。
嶺南大學副校長兼政治學系講座教授夏爾馬(Shalendra D. Sharma)接受本報電郵訪問時,質疑所謂全球化走向更以中國為中心的描述過於簡化和含糊,未必捉對用神,但他同意疫情不至於會打沉全球化,更大可能發生的情G是只有某些人口、貨物或跨境貿易會有所倒退。
談到圍繞中國的爭議,夏爾馬直言若非這場疫情,外界未必有很大意欲對華更為強硬,這點的實際影響尚待觀察。他指美國以外還有其他西方政府也在討論「脫u」,尤其是反思如何減少跟中國的貿易和科技相互依賴。他相信倘若特朗普連任,華府會採取強硬措施減少中美的相互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