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point大全:香港人的「世界公民」身分認同

[2020.05.28] 發表
2019年3月,全球約106個國家、包括香港等1693個地區皆有學生罷課,參與「為氣候罷課」遊行,實踐世界公民責任。

【明報專訊】根據香港民意研究所(前身為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對香港市民的身分認同感調查 ,香港人對「世界公民」的認同感,由2010年6月起便一直高於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的認同感,2019年12月的調查顯示,前者的認同感有7.06分(10分代表絕對認同、0分代表絕不認同),後者僅5.24分,而認同感最高的是「香港人」身分,達8.51分。「世界公民」身分跨越國界,但究竟有何含義?

◆題目:什麼因素有利香港居民建立世界公民身分認同?

◆關鍵字解讀◆↑身分認同:

認同感屬個人主觀感受,對某一身分的認同感可高可低

世界公民(global citizen):

或稱「全球公民」,是全球化的產物。根據聯合國網頁,世界公民是對具有全球意識的個人和社區參與社會、政治、環境和經濟活動的總稱。這概念指出,個人處於多重、多樣化、本地及非本地的人際網絡中,屬群體的一員。

「公民」二字包含權利和義務,作為世界公民,在享用地球資源的同時,亦須對世界負起公民責任。不過由於世界公民屬個人主觀認同,並非法律認可的身分,故相關責任乃個人道德責任。根據樂施會,世界公民需具備3方面的素養:1)情感與價值觀;2)知識和能力;3)行動

→ 1)情感與價值觀

?尊重不同的文化價值

?設身處地感受貧窮與不公義的情况

?反省個人與世界的關係,並思索個人對世界的責任

→ 2)知識和能力

?明白全球互相依存的關係、全球發展與本土發展的關係

?了解貧窮與不公義的成因,並認識可持續發展的重要

?具備有效討論、批判思考、欣賞差異、調解分歧及紛爭,以及選取合適行動方案的能力

→ 3)行動

?身體力行,為個人行為對世界的影響負責

?願意在社區以至世界層面行動,為建設更公平、而且可持續發展的世界而努力

?行動大致可分為兩類:a)「全球思考、本地行動」:透過本地行動改善全球狀况(如購買公平貿易產品、實踐環保原則);b)「全球思考、全球行動」:各國不同團體從全球層面思考問題(如扶貧、醫療、教育、環境、文化、人權等議題)及改善方案,並以不同方式實踐,主要行動者為非政府組織(NGO)

■爆point參考

1.科技因素

網絡和通訊技術普及

?互聯網和日新月異的通訊科技打破地域限制,而香港是資訊自由流通的開放型城市,寬頻和流動網絡普及,港人可以接觸來自世界各地的資訊和娛樂、即時聯絡身處異地的親友、與各國網友交流,跟各地民眾之間的距離大大拉近。就此,港人的生活方式和價值取向均會轉變,如跨國網購、收看各國娛樂節目等,以及了解民主、自由、人權等「普世價值」,並通過網絡平台發聲,在資訊全球化下,利用互聯網參與各地的經濟和政治等活動

?港人亦可通過網絡,了解外國文化、接觸國際重要新聞、關注全球議題,並認識其與香港、香港人的關係(如香港的貧富懸殊與全球經濟的關係、超強颱風「山竹」與氣候變化的關係),有助港人建立世界觀、「世界公民」意識和認同感

2.經濟因素

經濟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下,各地的人口、信息來往頻繁。香港作為「自由港」,經濟制度透明、與國際標準接軌的金融監管制度等,令不少跨國企業在香港設立分公司乃至亞太區總部;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之一,外向型經濟體系使香港的金融、股市、旅遊業等容易受環球市場波動影響,如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與世界各地的經貿聯繫緊密,加上港府一直對外宣傳香港為「亞洲國際都會」的定位,容易讓香港居民認識到自己「屬世界的一分子」

?經濟全球化亦影響香港人的日常生活和生活素質,例如不少國際時裝品牌均在港設分店、餐桌上常見來自巴西的雞翼和美國的牛肉、乘坐日本或德國製造的汽車等,且有不少外國人在港居住和工作,以上種種均能令港人意識到香港與世界的聯繫、個人與「世界」互相依存,從而建立「世界公民」身分認同

3.社會因素

全球化與國際協作

?全球議題如氣候變化、預防和控制傳染病、國際金融危機、食品安全和糧食供應安全等,需要國際合作才能改善∕解決,香港人當然亦不能獨善其身。回歸後,香港可以「中國香港」的名義參與一些政府間國際組織、舉辦區域∕國際活動、簽訂貿易伙伴協議和自由貿易協議等

?例如香港是世界貿易組織(WTO)成員並曾於2005年12月舉辦世貿第六次部長級會議、在世界衛生組織(WHO)有獨立席位、以單獨身分參與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 ,聯合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及人權相關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亦適用於香港等。香港人在這些國際議題上的角色和參與、港府因此制定的政策等,有利香港人建立「世界公民」的身分認同

國際組織的推動

?不少政府間國際組織在香港設立分會,包括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難民署等,也有關注不同範疇的國際非政府組織(INGO)的分會,例如樂施會、綠色和平、世界自然基金會、無國界醫生、世界宣明會等。這些國際組織均致力通過教育宣傳、舉辦活動等喚起公眾對全球議題的關注,並鼓勵各地民眾參與聯署、捐款等,攜手改善相關問題

?不少香港人通過教育講座、宣傳片段接觸到這些國際組織的工作,認識地球另一端發生的大事,例如敘利亞難民危機(知識),不少香港人因同情難民的苦况(情感∕同理心)而參加香港世界宣明會舉辦的「饑饉30」籌款活動(行動),希望為改善問題出一分力。知、情、行結合,能進一步鞏固香港人「世界公民」的身分認同

4.教育因素

世界公民教育融入學校課程

?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17項目標中,「優質教育」是目標之一,當中包括「提升全球公民意識」。根據聯合國網頁,世界公民教育(global citizenship education)的首要目標,是培養對所有人的尊重,建立對共同人性的歸屬感,協助學習者成為負責任和活躍的世界公民 ,令他們能積極面對和解決全球挑戰, 並主動為建設更和平、寬容和安全的世界貢獻

?在香港,「國民和全球公民身分認同」是中學教育的七個學習宗旨之一,希望培育學生「成為有識見、負責任的公民,認同國民身分,並具備世界視野,持守正面價值觀和態度,珍視中華文化和尊重社會上的多元性」。高中通識教育科「今日香港」的單元便包括「世界公民」的概念;「全球化」涉及全球管治、國際組織;「公共衛生」的傳染病、醫學道德,以及「能源科技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和氣候變化等,均與「世界公民」有關

英語水平不俗

?英語是獲最多國家列為官方語言的國際語言,海外資訊不少以英文為主。英文是香港的法定語文之一,香港人從小接受英語教育,有一定的英文能力。2018年10月跨國教育機構EF Education First發表年度全球英語能力排名 ,香港於全球88個非英語為母語的國家或地區中排名第30,被評為「中級」水平,在亞洲國家或地區中排第5。

?英語教育普及使香港人能接觸到的資訊更廣泛和多元,同時有能力與外國人交流,互相認識社會現况,建立「世界公民」意識和認同感,乃至聯袂行動,承擔世界公民的責任。例如2019年香港有學生響應由瑞典環保少女通貝里(Greta Thunberg)發起、關注氣候變化的罷課行動

5.文化因素

擁護共同價值觀

?除資訊自由流通外,香港居民經常到不同國家工作、旅行,從各地吸收不同的文化,而不同的藝術、文學、影視、宗教和建築等,在香港大多受到接納及尊重,令本地文化趨向多元及國際化 。香港人透過認識、關注並支持一些獲國際社會普遍認同的價值觀(如基本人權、新聞和言論自由、法治等),當外地發生相關爭議事件時,部分香港人會通過行動表態和聲援,並從中進一步加強「世界公民」身分認同,如抗議內地維權律師被捕;參與五一國際勞動節的遊行,提升社會對勞工權益的關注等

?當國際社會因認同共同價值觀而關注香港的爭議事件,亦可反過來增強香港人的「世界公民」身分認同。例如2019年反對修訂《逃犯條例》風波中,香港網民眾籌在多國報章刊登廣告,引起國際社會關注修訂引起的爭議,不少外國政客和民眾發言支持爭取自由和人權的香港人,令其知道自己並非孤軍作戰

文:古晨燕

[通通識 第651期]

更多教育
漫畫拆解:劏房戶的生活問題
【明報專訊】解讀漫畫 漫畫顯示兩個人在一間「劏房」對話。分間樓宇單位俗稱「劏房」,即一個樓宇單位被分間成兩個或以上的獨立房間,空間大多... 詳情
題型拆解:評估題須正反論證
【明報專訊】同學或會容易混淆評估題與影響題,誤以為回答評估題時只須描述資料中提及的正面或負面影響,而側重於單一方面申述,未能做到正反論證。 ... 詳情
概念解碼:精神健康
【明報專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文件,精神健康不僅是沒有精神疾病,也是有效工作的基礎;在完好的精神狀態下,人們能夠認識到自己的能力、應對日常生活... 詳情
墨西哥最辣  哈巴內辣椒
【明報專訊】在潮濕又悶熱的日子,大家可能都會想吃點辣,以增加食慾。你知道辣椒來自何處嗎?在辣椒主要生產地之一的墨西哥,有世界最辣品種哈巴內辣... 詳情
世界這樣大:墨西哥人從小吃辣
【明報專訊】大部分墨西哥菜都有使用香料及辣椒。墨西哥廚師Moy覺得辣椒可令食物的味道更濃和突出,令人感到食慾大增,更享受食物。 一日三...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0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