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改變職場文化 帶病上班料不復見
【明報專訊】帶病上班過去一直被認為是員工工作努力的象徵﹐病愈重愈顯示對於工作的熱愛和對公司的忠誠。不過﹐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這種工作場所的文化。
現在不要說帶病上班﹐生病情況下外出到任何地方﹐超市、商場﹐也都很不受歡迎。因為這給同事、顧客以及公司帶來風險。
專家說﹐隨着各地陸續開始重啟經濟活動﹐人們進入了一個對健康狀況超級警惕的新時代。公司、機構等需要盡快適應這種新的現實。
美國康乃爾(Cornell)大學組織行為副教授博恩(Vanessa Bohns)說﹐北美的公司文化﹐隱含一種對於員工的期待﹐就是他們把工作置於一切之上﹐高於家庭、休閒﹐甚至他們自身的健康。在這種情況下﹐帶病工作似乎理所當然。
但是現在情況起了變化﹐生了病還上班﹐被認為是魯莽和不負責任。
她說﹐眼前﹐新冠疫情仍然構成對於社會的威脅﹐人們帶病上班可能遭到壓力﹕同事的不滿、白眼,經理也可能要求患病者回家。
專家說﹐帶病上班被認為是一種表現主義。早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前﹐人們就認為這種情況可能加重健康危機。
本次疫情期間人們普遍在家上班的情況﹐讓公司、機構等認識到﹐在家工作的可能性。加拿大諮議局研究部負責人霍沃特(Bill Howatt)說﹐一些公司現在開始考慮修改病假政策﹐比如﹐雖然生病﹐但並不嚴重﹐員工是否可以使用病假但在家工作。
他說﹐公司、機構都在走向恢復階段。他們希望通過風險管理舉措﹐讓員工以最佳狀態回到工作場所。
貴湖的Trimaster Manufacuring 公司的人事部經理卡薩琳(Sandra Casarin)說﹐自從本次疫情爆發以來﹐他們就向員工明確宣布,如果生病就不要上班。
她說﹐過去一段時間公司員工中生病的人多過平常﹐但是迄今沒有人患新冠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