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等校取消外籍生入學考 分析:替代孔子學院
【明報專訊】北京大學等校最近相繼以疫情為由,取消今年度大學部外籍生入學考試,改採遠端面試。除引起公平性質疑,有學者認為,「孔子學院」在海外屢遭抵制,中國當局可能藉此廣招外籍生作為替代。
自由亞洲電台報道,除北大外,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日前也作出相同宣布。而北京清華大學2019年便已決定,外籍生只須通過審核,不需專業考試就能在大學部入學,當時並沒有新冠肺炎疫情。
北大5月初發布「關於2020年留學生本科(大學部)生入學考試項目考試方案調整的通知」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為「保障廣大考生身體健康」,決定取消今年留學生本科生入學考試項目筆試環節,校方將對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進行遠程面試。
對這項決定,首先有意見的是中國本地學生家長。一名朱姓家長表示,北大對國外學生用免試招聘,這對中國的孩子非常不公平,中國那些苦讀10年寒窗的孩子會怎麼想?「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作為中國名牌大學,應該優先培養中國的孩子。
但更多的看法,則傾向中國官方藉此延伸影響力。本身是北大畢業生的中國教育學者史大軍認為,這項政策與近年來「孔子學院」在海外受到抵制有關。因為,中國政府原想透過「孔子學院」、「一帶一路」向海外輸出意識形態。史大軍指出,不僅是清華、北大,中國很多學校都在開放外籍學生免試入學,這是「孔子學院」在國外挫敗後的「新的方向」。面對西方國家壓力,現在改把外國學生「請進來」,為的是把「中國經驗」、中國的價值觀灌輸到外國年輕人的頭腦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