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700萬人申領CERB 不符資格領取者將檢控
獲取CERB需納稅 並導致不能領其他福利

[2020.05.02] 發表

【明報專訊】聯邦就業、勞動力發展部長卡拉.夸爾特羅(Carla Qualtrough,圖)稱,如果不應申領CERB卻又已經拿到這筆錢的民眾,將來可能會面臨檢控。

目前已有超過700萬加拿大人申領了加拿大緊急補助金(CERB),但有媒體調查發現,其中一些人實際上不應該獲得這筆每月2千元的補助金。

加拿大稅務局(CRA)的一名職員表示,她經常碰到不符合資格申領CERB卻還是拿到錢的人。「我注意到他們三個都住在同一家庭中,都收到了兩張2千元的支票。(第二張支票是追溯付款。)所以,同一天拿到了1.2萬元,全都不符合資格。」

要拿到CERB補助金,申請人必須是15歲以上的加拿大居民,因為疫情而被迫停止工作。而且還必須在過去12個月中有至少5千元的收入,並且在領取補助金時,每月收入還要少於1千元。

據消息人士稱,許多不符合資格的人,受到他人鼓勵甚至家人和親友的壓力。

上述職員稱,「當我查詢他們的資格時,會有各種各樣的答案,有的公然嘲笑我,有的就是想從中找到漏洞。」

消息人士稱,很少有人意識到,拿到CERB的人需要為此納稅,並且導致不能申領其它的福利,例如稅收抵免或保證入息補助金(Guaranteed Income Supplement,GIS)。

據報道,魁北克省一所監獄的一些囚犯也去申領CERB,稅務局也寄出了支票。幸好被監獄的懲教人員截獲。聯邦政府方面表示已發覺這一問題,此後稅務局會更加小心。

安省信貸顧問科克本(John Cockburn)表示,他擔心隨着疫情的持續以及食品和水電費的消耗,會有更多的人提出申請,因為他們愈來愈入不敷出。

「我還沒有聽說有哪些人家為了購買娛樂設備而特地去申領CERB的。如果大家長期接受不應獲得的CERB款項,會對自己造成財務傷害。」

他舉例稱,一名已經有殘疾津貼的人士又申領了CERB,但實際上他沒有資格申領。為這名殘疾男子服務的社工發現了此事,並說服他退還了這筆錢。科克本說,如果那人沒有退還,可能會影響他將來獲得殘疾福利和住房補貼。

領取緊急工資補助 必須退還CERB

另外一個大家可能會面對的問題是已經申領到CERB的市民,而僱主又幫你申領到緊急工資補助(CEWS),那就必須將CERB退還。

聯邦政府先推出CERB之後,又從4月27日起開始處理緊急工資補助的申請個案。

CEWS的設計要複雜得多,覆蓋了合資格的企業員工工資的75%,從3月15日追溯到6月6日,補貼上限為每名工人每周847元,最多12周。這一設計令CERB和CEWS在一定程度上重疊。

聯邦勞動力發展部長夸爾特羅表示,這樣的設計是希望雇主重新僱用員工,並鼓勵大家從CERB轉向CEWS。

聯邦政府表示,雖然CEWS旨在阻止進一步裁員,但它也鼓勵企業將已經被解僱或休假的員工,重新放回到工資單上。但是政府也已經明確表示:工人不能同時申領到2項補助金。

更多要聞一
緊急商業租金援助月中啟動 餐飲業不少東主捱不到支援
【明報專訊】對於多倫多的許多家小商家業主來說,疫情期間最可怕的不是感染上病毒,而是無錢交租,因為前者理論上的死亡率不到10%,而後者破產的可... 詳情
多倫多疫情趨緩 應續守防疫規定
【明報專訊】多倫多防疫工作領導小組昨天(5月1日)召開例行會議﹐宣布全市共確診新冠肺炎5687例﹐新增136例﹐累計死亡369人。市府將全面... 詳情
譚詠詩向迎戰新冠醫護致謝
【明報專訊】昨天是加拿大醫生日!加拿大首席醫療官譚詠詩除向全國醫生表示感謝﹐也向國民致謝。因為她說﹐說易行難﹐許多健康習慣說了很久﹐人們也未... 詳情
萬錦新增病例趨降 須續抗疫防再爆發
【明報專訊】隨着大流行的繼續,約克區萬錦市市長薜家平(Frank Scarpitti,圖)昨(1)日聯同區域公共衛生局官員,向市民提供市內新... 詳情
溫市仇華塗鴉針對香港人
【明報專訊】溫市中華文化中心昨日公布之前本來不想公開的更多仇華塗鴉內容,文字內容更將矛頭直指香港人,還提到「任何保護華埠的人都應被當場槍斃」...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0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