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鼠患指數10年新高 灣仔重災議員批缺垃圾桶
【明報專訊】食物環境衛生署昨公布2019年的整體鼠患參考指數為4.2%,為過去10年最高,其中灣仔區的鼠患參考指數達11.7%,為全港最高,同時是該區過去7年來最高,全港其他地區的參考指數都低於10%。有灣仔區區議員相信鼠患嚴重與當局減少在街道放置垃圾桶,致垃圾堆積有關。食環署則稱本港公眾地方鼠患整體大致受控。
食環署鼠患參考指數分為3級,指數少於10%為一級,即鼠患不普遍;指數介乎10%至19%為二級,鼠患屬略為普遍;指數達20%或以上是三級,代表鼠患普遍。2019年的指數錄得4.2%,為2010年以來的新高,2018年則為3.4%。按分區計算,去年灣仔區指數突破雙位數達11.7%,該區前年指數只有2.8%;前年指數最高的是深水埗,為6.7%。
食署:次階段滅鼠7月展開
食環署發言人稱,個別地區錄得相對較高指數,主因區內個別地方及後巷的衛生欠佳,例如堆積雜物及不適當堆放垃圾和食物殘渣。食環署表示今年首階段滅鼠運動上月中完成,第二階段將於7月展開。
灣仔區議員邱汶珊表示,其所屬選區銅鑼灣食店林立,亦有較多外傭聚餐。當局減少在街道放置垃圾桶,難免造成衛生問題。她說近月收到街坊求助,有老鼠沿水渠爬入住所或衝入店舖,她本年初視察區內後巷不時發現有老鼠在垃圾堆中覓食。她續稱,食環署職員雖能迅速處理,但問題仍在,她將繼續要求署方在區內加放垃圾桶,以避免垃圾到處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