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議題:答題指引
【明報專訊】.新聞議題:綠色殯葬
.學習單元:今日香港、能源科技與環境、現代中國
.顧問教師: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通識科主任 李維儉
◆學習目標
知識
‧認識綠色殯葬的理念、做法及與傳統殯葬的分別,從而掌握其與生活素質、環保生活等概念的關係
‧分析政府推廣綠色殯葬的政策,認識有關實踐如何配合經濟、社會發展及環境保育三方面的平衡,從而達到可持續發展
‧分析推廣綠色殯葬的阻力,認識中華文化傳統中慎終追遠的思想,並反思這傳統觀念如何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技能
‧從數據中找出現象背後的趨勢,並歸納出特徵
‧針對現時推行綠色殯葬的困難,提出並具體說明可行建議
態度及價值觀
‧學習尊重環境,了解我們需要為社會資源及後代作出努力,並樂於行動
‧尊重不同價值觀,為達到共識而努力與各持份者溝通
■資料回應題
◆1.描述資料A所顯示市民採用殯葬儀式的趨勢。
關鍵字解碼:
【趨勢】 同學必須要找出數據蘊含的現象,以反映個別殯葬儀式使用及整體數據的變化
參考論點
根據資料A,本地採用綠色殯葬數字整體上升。自2016年起,使用綠色殯葬的人次每年均有上升,由2016年5366宗到2019年11月已達7234宗。其中2019年的數據截至11月,除了私營墳場及海上撒灰外,使用食環署紀念花園的宗數有上升,整體反映接納採用綠色殯葬儀式的人數日漸增長。
◆2.根據資料,解釋兩個可能影響市民選用殯葬儀式的因素。
【解題】 同學必須從資料上找出相關的線索,並歸納成因素。注意若只是從資料找出線索,只作簡單解釋而沒有歸納的話,只是說明理由
參考論點
‧傳統思想影響
根據資料B,年長一輩抱有傳統觀念,認為去世後要「有人拜」。而且在儒家思想中,要符合慎終追遠的文化,必須要「定點祭祀」,即後人於指定地點追悼祖先,所以重視傳統觀念的市民,可能傾向採用傳統殯葬。
‧經濟負擔
根據資料C,現時的環保棺材據報銷情未見理想,主要原因在於其做價昂貴,相反將先人骨灰撒落紀念花園或撒落海卻便宜得多。對不少市民來說,採取綠色殯葬合乎經濟需要,因此若重視經濟考慮的市民,可能傾向採取綠色殯葬。
■延伸回應題
◆3.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試建議政府推動綠色殯葬的可行措施。
關鍵字解碼:
【建議】、【可行措施】同學必須要針對政府推動綠色殯葬所面對的困難,而提出相關的建議,並解釋如何實踐。每項建議必須具體而可行,即合乎香港實際情况。
參考論點
‧教育宣傳
針對中國人重視慎終追遠的觀念,政府可作更多教育宣傳,例如針對傳統觀念上,長者去世後希望「有人拜」,當局可以宣傳將先人骨灰撒落紀念花園或撒落海,也可以保留拜祭的習慣。有關的教育及宣傳可以透過講座、名人宣傳片等方式,令大眾對有關做法有更深的認識。
‧提供經濟誘因
針對有關政府被指支援及推廣綠色殯葬不足, 政府可以考慮為採用綠色殯葬的遺屬提供經濟誘因,如寬免與綠色殯葬有關的火化服務費用及收費,亦可考慮增加免費的海上追思活動次數等,以增綠色殯葬的吸引力。這點針對現時傳統殯葬費用昂貴,當局若能幫助市民減輕殯葬費用負擔,構成更大的誘因,相信有助市民更積極考慮使用綠色殯葬。
‧提供更方便的拜祭地方
現時提供綠色殯葬的地方不多,如改善綠色殯葬的拜祭地方,提供更理想空間,使拜祭先人更方便,相信可吸引更多市民接受綠色殯葬,亦能改變綠色殯葬等於去世後「冇人拜」的觀念。例如當局可於更便捷易達的地點設立紀念花園,或探討現有紀念花園與政府設施如郊野公園結合的可能,增綠色殯葬的吸引力。
■學習及答題指引,可於明報通識網下載:life.mingpao.com/htm/dl/20200423BZ.doc
[通通識 第64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