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場所噴灑消毒劑 確可殺病毒 恐污染環境
【明報專訊】許多國家在公共場所廣泛噴灑消毒劑,但這真的是對抗新型冠狀病毒的好方法嗎?
實情是,消毒劑確可以有效殺死冠狀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包膜病毒,這意味着它們受到脂製成的「包膜」的保護,該包膜易於被消毒劑溶解。
加拿大衛生部(Health Canada)表示,這就是為什麼如果使用正確的消毒劑,它是最容易殺死的病毒之一。
他們建議使用以下兩種方法清潔高接觸表面:
‧普通家用消毒劑
‧稀釋的漂白劑(一份漂白劑加50份水)
新型冠狀病毒只能在表面存活數天,而且如果暴露在溫度、濕度、日照和風變的室外條件下,其生存能力甚至會進一步下降。
同時,漂白劑在戶外也會迅速分解,尤其是暴露在陽光和高溫下時。
懷雅遜大學(Ryerson University)職業與公共衛生學院名譽教授蒂姆斯萊(Tim Sly)認為,這種做法把採取行動的外觀和實現實際目標認為同樣重要。他說,這只會導致大量的消毒劑流失,而且確實不划算。
他指出,在許多這樣做的國家中,人們喜歡看到政府的大規模行動,而他們可能已經以類似的方式對付其他疾病。
儘管中國廣泛地噴灑消毒劑,但即使是中國自己的一位科學家也開始質疑這種做法的潛在影響。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研究員張流波警告說,這種做法可能會造成環境污染。他在三月份的新聞發布會上說,這種消毒是過分的,並指出了新的指導方針,建議不要在室外進行大規模消毒,在雨天或雪天不能進行室外消毒,也不能在室外進行空氣消毒。
消毒高接觸表面,如運輸車輛上的扶手和門把手,是有道理的,並且在大多數加拿大城市中公車系統都已經在進行了消毒。
但是斯萊建議,使用噴霧瓶和抹布而不是用喉管等式噴灑可能更具針對性和成本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