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研究:呼氣可帶冠毒 外科罩盡隔 世衛再審視佩戴忠告 或推高全球需求
【明報專訊】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港大最新研究發現,感染季節性冠狀病毒的患者若不戴口罩,三成人呼氣中帶病毒,隔着口罩則減至零;研究人員表示,新型冠狀病毒與季節性冠狀病毒類近。有美國專家小組去信白宮,表示新型冠狀病毒或能透過說話、甚至呼吸產生的氣霧(bioaerosols)傳播,據報美國正考慮呼籲民眾戴布口罩防疫。港大的研究亦令世衛再審視戴口罩的忠告,有本港學者認為,一旦世衛建議民眾戴口罩,全球對口罩需求更大,供應更緊張。
港大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世衛傳染病流行病學及控制合作中心和美國馬里蘭大學合作研究,招募了246名懷疑感染呼吸道病毒的患者,將他們分成兩組,分別不戴口罩和戴外科口罩,並透過一部特製儀器收集這些患者的呼氣樣本,歷時30分鐘,其間約三成人無咳嗽。
研究團隊將呼氣樣本作病毒測試,當中有111人感染季節性冠狀病毒、流感病毒或鼻病毒。研究人員對比兩組收集到的樣本,發現戴口罩的群組,呼氣樣本中沒檢測到季節性冠狀病毒;而檢測到流感病毒的樣本比例,亦較不戴口罩的群組低(見表)。
研究員:反映口罩減慢傳播
研究人員指出,新型冠狀病毒與季節性冠狀病毒類近,病毒大小亦可能相近。負責研究的港大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和生物統計學分部主任及世衛傳染病流行病學及控制合作中心聯合總監高本恩表示,研究反映如患者戴口罩,可減慢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
美專家警告呼氣氣霧播毒
白宮擬籲民眾戴布罩防疫
此外,據外電報道,美國國家科學院「新興傳染病和21世紀衛生威脅常設委員會」致函回覆白宮,其主席芬伯格(Harvey Fineberg)表示,除了打噴嚏及咳嗽產生的飛沫,有研究顯示病毒有可能透過患者呼氣產生的生物氣霧傳播。他引述多項研究,包括內布拉斯加大學研究指出,在病房內距離患者6呎外的地方發現病毒的基因物質,推斷霧化後的病毒飛沫可懸浮於空中,或傳染之後路過的人。信中亦提及港大的研究。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四表示,暫不會考慮強制所有美國人遮蓋臉部,副總統彭斯則稱,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將於未來幾天發布有關口罩的指引。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及彭博社引述消息稱,白宮將發新指引,着疫情爆發的城市居民戴布口罩。
世衛昨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目前對使用口罩的指引不變,會繼續定期檢視新證據。世衛目前只建議患者及照顧他們的人戴醫用口罩。
學者:世衛應籲戴
布罩好過無
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主席梁子超認為,即使患者呼氣樣本有病毒,也不確定病毒是否足以傳染他人。但他認為,由於社區內有無病徵的隱形患者,應全民戴口罩,否則這些隱形患者若以為自己無病就不戴口罩而在社區游走,「就算不是很多人,都會產生傳播鏈」。
科大環境及可持續發展學部客席教授關繼祖認為,世衛應建議民眾戴口罩,但他認同若世衛發呼籲,全球口罩供應將更緊張。他說布口罩效能不及合規格的外科口罩,但若沒有外科口罩,戴布口罩比不戴好。他提醒 ,布口罩面層應用跣水布,而非較不透氣的防水布;中間一層可用吸塵機袋的高效濾網(hepa filter),廚房紙較不透氣,紙巾則過濾性能較差;最裏面一層可用棉布。
明報記者
(抗疫新階段)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