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習社團體晤蔡若蓮爭次輪資助 稱教局願補漏
【明報專訊】停課連帶影響教育相關行業,補習社、興趣班中心於首輪防疫抗疫基金未獲資助。代表私營教育機構的教育中心聯盟發言人任偉豪稱,估計行業有兩成已結業,仍在經營的機構平均每月負擔13萬元租金及薪酬支出,他昨晤教育局副局蔡若蓮表達慘况,形容局方過程態度開放及正面,願「補漏拾遺」,但暫未提具體承諾。
料1600間結業 倡資助不分註冊與否
任偉豪稱,早前收集300多間行業數據,追蹤發現已有兩成倒閉,推算行內1600間教育機構已結業,部分轉為網上教學,惟家長興趣不大。他稱,今次教育局主動約見,稱會議交流「貼地」、態度正面。他說,目前有3400間私營教育機構持學校註冊。規模較小或提供非學術課程的機構在現行制度下毋須註冊,但他們提供畫畫、音樂、運動等教育課程,涉4000多間。他認為政府應向所有私營教育機構提供資助,不應以註冊與否來劃分。
教聯會昨亦聯同私立幼稚園、校巴等代表與蔡若蓮會面。主席黃錦良稱,不少學校反映「防疫特別津貼」不足,亦難按照「價低者得」原則採購口罩,希望局方放寬學校使用津貼的彈性,加大資助額。
教聯會稱津貼不足買口罩 倡放寬
教育局前晚(31日)向學校發信稱,強烈呼籲學校與承辦商共渡時艱,如豁免小賣部及飯堂停課期間的租金;延長午膳供應商合約,減免重新招標準備工作。局方稱,安排由法團校董會或校董會批准,妥為記錄;官立學校更應起示範作用。
(抗疫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