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足迹:自然中心學 動植物生態史

[2020.03.09] 發表
杜文信(Max)
為方便研究及認識動植物,以前的業餘博物家發揮畫功,畫下動植物。
展覽展出的兩棲爬行類動物標本,當中大部分由鮑嘉天神父製作。左圖是他在70年代製作的尖舌蜉蛙標本,可惜尖舌蜉蛙已絕種了。
圖d
圖e
圖f
圖g

【明報專訊】你有留意香港的動植物嗎?香港大學園境建築學講師杜文信(Max,圓圖)一直對香港的動植物生態充滿興趣,他的博士研究更與香港動植物生態歷史相關,所以他便與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合作策劃這個展覽,希望大家可以發現香港動植物生態歷史的樂趣。

展覽展示了很多不同時期業餘動植物博物家的故事,Max說他最喜歡的部分是最早期,於1816年到訪香港並蒐集不同動植物資料的外科醫生克拉克.亞卑路,以及1848年到訪的軍人約翰.艾爾,他認為便是最早期到香港展開動植物研究的人,是香港動植物研究的開始,加上與他的研究相似,所以他最愛這部分。

香港獨有物種

安東尼.鮑嘉天神父及教授約翰.盧文的動植物研究是展覽重點。鮑嘉天神父及盧文教授在1984年重新發現一度被認為已滅絕40年的盧氏小樹蛙,盧氏小樹蛙中的「盧氏」就是代表盧文教授。鮑嘉天神父亦發現了其他香港獨有物種,例如以他命名的鮑氏雙足蜥就是其中之一。

■蓪草造紙

展覽有一角放了數張畫,畫中都是一個男人抱着植物加工。到底這與動植物生態史有什麼關係?原來這是1851年香港以蓪草製作而成的名信片。

當時人們把蓪草的莖芯(左)把切成一片片,製成白紙(中),並作畫製成名信片(右)。這些紙又脆又薄,質量跟現時的紙張差別很大。隨科技及造紙術進步,香港已沒人種植蓪草了。蓪草也不再是製紙的材料,反而在歐美國家是普遍的觀賞植物,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種蓪草盆栽呢!(圖d)

■香港唯一原生鹿

展覽中展出了一個鹿的頭骨(圖e)。這頭骨是來自名為黃麖(讀:驚)的鹿,但牠並不存在於香港。在香港生活的鹿叫赤麂(讀:幾),是香港唯一的鹿科動物。

為什麼會展出黃麖頭骨呢?原來這與香港人誤認赤麂為黃麖的往事有關。以前有人在郊外看到毛色較淺的赤麂,誤認牠為黃麖;當兩隻毛髮深淺不同的赤麂站在一起時,人們又認為牠們是不同種類的鹿。就連政府也曾誤會最初在香港生活的鹿是黃麖,之後又修改為香港有黃麖,也有赤麂。直到後來,有機構採集牠的基因化驗,才發現香港由此至終都只有赤麂,為那些被誤認的赤麂「平反」。

■赤麂是會吠的鹿?

現時香港仍有赤麂,牠體型大,最特別的莫過於像狗吠一樣的叫聲,因此赤麂的英文名叫Barking Deer。不過牠十分罕見,加上叫聲與狗吠相似,赤麂叫的時候,我們也可能誤以為是狗吠,錯過與赤麂相遇的機會呢!(圖f)

■青竹蛇 vs. 翠青蛇

行山要提防毒蛇,以免被咬傷中毒。香港九成半蛇咬個案元兇都是青竹蛇。青竹蛇蛇身呈綠色,有助隱身草叢,當我們經過時稍不留神騷擾到青竹蛇,令牠感受到威脅時,牠便會自衛反擊。

青竹蛇有毒和有攻擊性,所以有人會選擇把牠打死,但這並非正確做法。因為這不止會減低生物多樣性,更有傷及無辜的風險,因為無毒的翠青蛇與青竹蛇極為相似呢!

翠青蛇跟青竹蛇一樣是綠色,細看會發現青竹蛇的頭是三角形,腹部是黃色,尾部也有紅線。至於翠青蛇的頭是圓圓的,整條蛇身包括腹部都是綠色。另外,青竹蛇的雙眼跟貓眼一樣,並呈橙黃色,眼神十分兇惡;相反,無毒的翠青蛇雙眼都是黑色圓滾滾的,你覺得牠可愛嗎?

■考考你

你能分辨青竹蛇及翠青蛇嗎?(圖g)

(答案見另文)

■提提你

在野外發現蛇時,記得要保持冷靜,以及跟蛇保持最少有跟牠體長1.5倍的距離。若大家對蛇有興趣,可以從遠處觀察,但絕對不可以走近啊!

■知多點

牠它他的生態半部曲

地點:香港半山旭龢道50號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

開放時間:星期二、四至日:上午10時30分至下午4時

星期三:上午10時30分至下午2時30分

費用:免費

*除了展覽外,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也展出了不同的動物標本,可讓大家認識更多種類的動植物

■關鍵詞

赤麂 Barking Deer 

盧氏小樹蛙 Liuxalus romeri 

青竹蛇 Bamboo Snake

標本 Specimen

生態 Ecology 

文:Christine

圖:林靄怡、受訪機構提供

[常識學堂 第172期]

更多教育
新聞解碼:注重衛生防流感
【明報專訊】你有患過流感嗎?一般流感的病徵與普通感冒相似,但原來流感會增加心肌梗塞、中風的風險,嚴重甚至會致死。所以絕對不可以看輕流感,並要... 詳情
【明報專訊】d [常識學堂 第172期] 詳情
偵探M.A.D. 勝負之分 管理情緒
【明報專訊】比併的類別五花八門:樣貌、身形、學識、才技……較勁的方式更是多如沙海:鬥快、鬥多、鬥叻、鬥智、鬥力……不管是鬥還是比,總有勝負之... 詳情
食物的科學:木瓜令肉軟綿綿
【明報專訊】牛、豬不同部位根據肌肉活動頻率,肉質會不同。如果肉質較硬,有辦法讓它變軟嗎?木瓜可以幫上忙! 示範:國際廚藝學院課程總監 ... 詳情
【明報專訊】3月13日是世界睡眠日(World Sleep Day)!我一直對睡眠沒太重視,經常睡無定時,有時候甚至通宵沒有睡覺,頂着大大的...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0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