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社會事件為由申請 58研究項目獲延期限
【明報專訊】去年反修例運動期間,理大、中大等多家大學運作受影響,部分科研實驗無法進行。研究資助局截至今年1月底,批出58個研究項目期限延長申請。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打擊科研工作進度,有院校教授向本報表示,有意為近半年內須完成的研究項目申請延期,而長期科研工作雖然暫時未受影響,教授擔心若香港社會環境不安全,會令來港的外地科研人才卻步。
明報記者 林穎茵
根據研資局,截至今年1月底,共有58個研究項目以近期社會事件為由申請將項目期限延長,並獲批准,獲批延期由1至6個月不等。該些研究項目所需年期原定為1至3年,涉及不同範疇,包括生物學及醫學、商學、工程學、人文學及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等。延期原因包括研究人員未能進入校園、未能為項目蒐集資料、聘請項目助理研究員受到延誤等。
亦受疫情影響 工序難「在家工作」
除了去年社會事件,最近的疫情亦影響研究工作。理大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教授、盧家驄天然抗癌藥物研發中心總監梁潤松表示,科研工作有別其他行業,不少工序須於實驗室處理,不能「在家工作」。他以開發藥物為例,部分研究涉及動物實驗及細胞實驗,需時準備及培植,若錯過實驗要求的階段,要重新準備,需時數星期至數月不等。
梁潤松說,因應疫情,相信涉及臨H實驗的研究將更困難,「病人都不願意參與」,加上部分科研人員來自內地,來港後要隔離14日,工作需時更長。據他了解,多個研究項目需順延,部分要延期數個月,有項目正向資助機構申請延期。
長期研究暫毋須申延期
城大電子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太赫茲及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陳志豪表示,生物及化學學科以外,整體需要以實驗室設備進行的研究項目均受影響。他說,自去年11月,部分與外判公司合作的程序已脫期兩次,至今4個月,項目屬長期研究,暫未需要申請延期;不過,他說半年內結束的項目有必要申請延期。
陳志豪又稱,去年社會環境不穩,小部分來自內地的研究人才取消來港,加上近日疫情,他認為必須提供安全、予人信心的工作環境,才能吸引人才來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