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居民:細看鴴鷸留港度冬

[2020.02.20] 發表
圖a
圖b
圖c
圖d
圖e
圖f

【明報專訊】在香港每年冬天候鳥遷徙的季節,我們除了可以看到體型較大的鷺鳥和鸕鷀外,體型細小的鴴(粵音︰恆)和鷸(粵音︰核)也會途經或停留香港度冬。由於鴴鷸的身體顏色大多呈灰或褐色,外形亦十分相似,因此辨別牠們的難度相當高,但同時亦具挑戰性。在香港濕地能找到各式各樣的鴴鷸,現在來認識常見的鴴鷸吧!

文、圖:漁農自然護理署——香港濕地公園

■鷸科雀鳥特徵

鷸科雀鳥的腿部較長,體形較纖細。細長的嘴能感應水中動靜,是一種以觸覺尋找食物的鳥類。牠們以底棲生物如小昆蟲、無脊椎生物或甲殼類動物等為主食。(圖a)

反嘴鷸

反嘴鷸是一種羽色黑白分明的常見冬候鳥。黑色細長而末端向上彎的嘴是牠的特徵,即使身處於鳥群中也能輕易把牠分辨出來。(圖b)

白腰杓鷸

白腰杓鷸是大型的鷸科雀鳥。長而向下彎的嘴是牠的特徵。由於棲息地受破壞、污染及捕獵活動等影響,導致白腰杓鷸數量有下降的趨勢,現時於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被列為近危物種。(圖c)

■鴴科雀鳥特徵

鴴科雀鳥的腿較短,體型較圓胖,而較粗短的嘴有助覓食露出表層的底棲生物,牠們是靠視覺搜尋食物的鳥類。

金眶鴴

鳥如其名,金眶鴴在繁殖季節期間會出現鮮明的黃色眼圈(「金眶」)。覓食時,牠們除了利用嘴部外,還會在泥面或水面震動腿部,從而捕捉因受驚而逃走的小昆蟲。(圖d為繁殖羽色)

環頸鴴

環頸鴴的體型與金眶鴴相若,但牠的黑色胸帶在胸前斷開,這與金眶鴴稍有不同。繁殖期間,環頸鴴的頭部和胸帶顏色會從淡褐色分別轉成栗色和黑色。(圖e為繁殖羽色)

普通燕鴴

普通燕鴴的羽色大致為灰褐色,淡黃色的喉部上有一條黑線圍繞着,外形有別於其他鴴鷸。牠們的尾羽開叉,飛行時像燕子,能在空中捕捉昆蟲。(圖f)

[常識天下 第174期]

更多教育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0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