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迪士尼每年推出不同系列的電影,無論是玩具系列、公主系列或經典動畫的真人版,都大受歡迎。同學可能不是迪士尼迷,但不能不認識通識教育科單元「全球化」的熱門題材「迪士尼化(Disneyisation)」。下文會探究大熱動畫電影《魔雪奇緣2》(Frozen II)的特色及當中的迪士尼化議題。
文:中學助理校長及公民教育統籌 洪昭隆
首先,《魔雪奇緣2》的背景設定一如迪士尼樂園的小鎮大街般,充滿美國人對景觀風貌的「集體回憶」。電影中,部分阿德爾王國人和北烏卓人所住的魔法森林,是快樂而和諧的小鎮。他們的生活無憂無慮,彼此關係緊密,鄰舍互相熟悉、依賴並存。可見小鎮式緊密的人際網絡和自然休閒的環境,是電影人心中的理想國度。
其次,《魔雪奇緣2》強調對傳統價值的重視。迪士尼電影常以愛、快樂和希望為核心,期望填補人們空虛的心靈。《魔雪奇緣2》描寫了兩位公主愛莎及安娜的姊妹情誼,又歌頌馬蒂亞斯中尉和士兵對小國的忠心。為加強觀影效果,整套電影更穿插小白的插科打諢。這些人物和故事背景創造了小國寡民的幸福國度,讓觀眾在電影開展時,就感到快樂和舒適。
最後,少不了推展故事的歷險過程,電影主線放在公主愛莎追尋父母的過去,並在當中尋求自我突破。在她一次又一次的探索和邁向未知的過程中,觀眾可以掌握愛莎獲得超能力的原因,也可投入與主角一同成長。
上述對角色情景設定的做法亦見於其他迪士尼電影,如2019年《阿拉丁》中的小國阿格拉巴、《獅子王》辛巴的成長歷險等,這些公式化的故事背景和情節設定,觀眾相當受落。
當然,迪士尼電影設定如此大眾化和易於理解的角色、生活背景及情節,與其目標觀眾和銷售策略有關。這就是文章開首提到的概念——迪士尼化。迪士尼化由社會學者阿倫·布萊曼(Alan Bryman)提出,他認為迪士尼的營運方式包括以下4項原則:
1. 主題化(theming)
以故事創造新奇的體驗
2. 混合消費(hybrid consumption)
讓人在同一過程中參與不同的消費活動,如購物、看電影、酒店體驗等
3.表演勞動力(performative labour)
以劇場的方式提供消費服務
4.授權商品化(merchandising)
運用影視作品促銷商品
從《魔雪奇緣2》中,也可檢視上述4項指標,首先主角的經歷涵蓋兒童至成人階段,建立了奇幻的旅程。該電影全球票房逾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也得到一眾影評人的肯定,在全球影視評論網站「爛番茄」(Rotten Tomatoes)的新鮮度為77%,觀眾分數為92%。
在獲得一群觀眾後,《魔雪奇緣》系列亦在全球創造不同的「混合消費」體驗活動,如主題樂園的表演、遊戲,香港迪士尼樂園酒店更設有主題套房,樂園也有扮演不同電影角色的表演者,吸引一眾大小朋友爭相合照,體現了「表演勞動力」。
迪士尼電影的最終目標是促銷獨家產品,故「商品化」內容相當全面,包括音樂、唱片、文具、玩具、兒童書籍等,應有盡有,滿足不同年齡層的需要。截至2018年9月29日,迪士尼該年度的影視收入達99.87億美元,另有46.51億美元收入來自周邊產品及互動媒體,為公司帶來巨額利潤。迪士尼電影與其強大的主題公園網絡和全球銷售策略配合,將作品由文化產品延展到生活各方面的經營模式,就是迪士尼公司多年來的成功模式。
[通通識 第6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