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港正值流感高峰期。本港心臟病及中風病友組織引外國研究指出,成年人在感染流感後首3天,出現心臟病發及中風的風險比平時高近10倍及8倍;本港醫生亦稱流感可誘發嚴重併發症如肺炎。組織調查顯示,五成受訪者在上一流感季度沒接種疫苗,大多是擔心出現副作用;組織促政府加強教育消除對流感疫苗的誤解。
流感後心塞風險高10倍 中風8倍
香港大學醫學院心臟科臨牀教授蕭頌華引述2018年英國研究指出,從2004至2014年確診流感、繼而首次出現心肌梗塞及中風的病人數據顯示,成年人感染流感後首3天,誘發心肌梗塞的風險比沒患流感時高9.8倍,出現中風則高7.8倍。
蕭頌華解釋,流感病毒進入人體導致病毒性心肌感染,誘發慢性心臟衰竭;病毒亦引起身體炎症及全身性免疫刺激,令動脈血管斑塊破裂,膽固醇積聚於血管,觸發腦血管中風或心肌梗塞。蕭指出,曾有約60歲心臟病人發燒後,3至4天後要做緊急「通波仔」手術。他說,流感病毒亦會影響呼吸系統,導致支氣管炎和肺炎。
67歲的陳維理,23年前因心臟血管梗塞接受「通波仔」手術,兩年後中風。他3年前曾連續一周發燒,往急症室求診時證實是流感導致肺炎,需住院一周,其妻鄧鳳兒說,此後每年都會與丈夫一同接種流感疫苗,「感冒機會少了」,認為接種疫苗是保護自己及家人。
病友組織倡加強教育
中風及心臟病病友組織「新健社」及「關心您的心」於去年10月至今年1月,以問卷訪問262名心臟病及中風病人及其家屬,6%受訪者表示,患流感後出現肺炎等嚴重併發症;有五成受訪者稱在上一流感季度沒有接種疫苗,部分擔心接種疫苗後有不良副作用。新健社主席劉劍雄建議政府加強教育。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