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不少市民近日四出搜羅口罩、搓手液等防護用品,甚至在天寒地凍下大排長龍買口罩。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向本報表示,除了戴口罩,做足手部衛生、與人保持距離和保暖等做法同樣重要,呼籲公眾不必恐慌。衛生防護中心則呼籲市民洗手時勿「水過鴨背」,當中最少維持20秒,並且要覆蓋雙手7個部位。 明報記者 若市民沒有口罩,袁國勇重申,做足手部衛生和與人保持距離同樣重要,包括常用搓手液潔手、與人保持一至兩米距離及盡量不外出,「其實戴口罩(保護)都是一半半,有專家講手衛生才最重要」。 稱長者長期病患風險高 真正需口罩 至於部分人會用布口罩代替外科口罩,袁國勇形容棉的效果不如外科口罩,「棉都可減一點,當然無外科口罩那麼好,(外科口罩)可減逾九成(病毒),但(布口罩)都有一點作用,總好過沒有,所以不用去搶(外科),等供應來吧」。他亦說,真正需要口罩的是長者和長期病患者,「後生感染一般病兩三周,但長者死亡風險較大」。 籲保暖睡足 不建議通宵排隊 對於市民天冷下通宵排隊買口罩,會否反致感染,袁國勇認為防疫需保持身體健康,現應保暖和保持充足睡眠,而非排隊。他說,即使有隱形病人,醫護只要有外科口罩,同時做足手部衛生,感染機率仍低,「我都是戴外科口罩入病房」。 衛生防護中心高級護士長(感染控制)吳毅明則表示,注意手部衛生屬減低感染風險的重要一環,籲市民洗手勿「水過鴨背」,當中最少維持20秒,以及覆蓋手掌、手背、指隙、指背、拇指、指尖和手腕共7個部位。他又表示,洗手後毋須再用搓手液潔手,形容搓手液只屬輔助性質,一般皂液已具有洗淨手上油脂和污垢的作用,足以保持雙手清潔。 吳毅明亦稱,市民應分清口罩正反兩面的佩戴方法,不建議重複使用口罩,手部接觸用過的口罩後亦應立刻清潔雙手。他又呼籲注意環境衛生,包括}廁前先蓋廁板、每周將500毫升清水注入排水口和U形聚水器。 (武漢肺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