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政一把手多空降 廣東本土官式微
省「四套班子」21官3廣東人 專家:中央不願粵人治粵
【明報專訊】廣東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今天開幕,省及地級市早前先行進行一輪官員調整,多名官員「空降」 ,包括2名副省長林克慶、張新,以及上周六(11日)始獲任命為汕尾市委書記的張曉強等。至此,廣東省「四套班子」即黨委、政府、人大、政協首腦及政府副職共21名官員中,本土官員現僅剩3人,均為潮汕籍。廣東官場本土人才持續凋零也反映在地級市主政官員上,據本報統計,目前21個地級市書記、市長共43人中,外省籍過半數達25人,而3年前外省籍則約佔1/3。本港專家認為,中央長期以來都不願由粵人治粵,用頻繁輪調官員的方式避免地方出現「尾大不掉」的局面。
在廣東兩會開幕前,新華社報道,前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張新上周四(9日)接受任命擔任廣東省副省長。53歲的張新是湖南人,曾任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局長,2017年6月起出任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內地自2018年起已向多地地方領導崗位上調配了11名國家金融系統前高管,張新此番成為最新一位「金融副省諢v。
而就在一個月前的省人大常委會第16次會議上,前北京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湖北籍的林克慶也獲任命,空降廣東,任省委常委、副省長。廣東如今配齊一正八副9名省長,當中包括最新空降的張、林在內,7人為外省籍。12名省委常委中,本土官員僅1人,為曾在烏坎事件中放言「境外媒體要是信得過,母豬都會上樹」的時任汕尾市委書記、現省委秘書長鄭雁雄。另人大主任李玉妹、政協主席王榮分別來自山東、江蘇。
地級市方面,原浙江台州市長、浙江籍張曉強上周調任汕尾市委書記,接替前任廣東增城人石奇珠,成首位非廣東籍汕尾一把手。1975年生的張曉強同時也是全國現任最年輕的地級市委書記。
客家潮汕幫退休或落馬 加速式微
廣東官場原本長期有「客家幫」和「潮汕幫」兩大本土派系坐鎮,但近年多名兩派官員退休或落馬,京官空降增多,本土派加速式微。本報梳理廣東21個地級市黨政領導人發現,除清遠市長之位因前任廣東普寧人黃喜忠,在去年12月調往江西南昌而暫時空缺之外,在43名書記、市長當中,僅剩4名粵東客家人,6名潮汕人,另有8人來自廣府及粵西地區,外省籍幹部則佔到25人,其中22人在粵任職超過10年。對比3年前的數字,21個地級市的「四套班子」合計也僅約17名外省籍幹部。
劉銳紹:忌憚廣東地方力量
本港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對本報表示,外地官空降廣東趨勢早已開始,中央長期以來都忌憚廣東地方力量,利用頻繁調換官員來避免地方出現「尾大不掉」的局面。他認為,這種做法雖有利中央加強對地方控制,但外省籍幹部在地方易「水土不服」,短時間難與本地人融合,不易在地方政績上取得長遠發展,不過「對中央來說,只要(地方)不亂就好」。
烏坎事件 中央意識須遏制地方勢力
他指出,過往廣東官場由中共已故元老葉劍英葉家為代表的「客家幫」坐大,去年葉劍英之子葉選平去世,標誌「客家幫」勢力終結。
綜合內地傳媒報道,廣東「客家幫」官員自中共十八大後旁落,前廣州書記萬慶良、前珠海書記李嘉,以及省委原常委、統戰部原部長曾志權等近年落馬的官員,均被認為是「客家幫」成員。另外,劉銳紹指潮汕地區也因發生陸豐烏坎事件具特殊性,讓中央意識到地方幹部與當地民眾結合的「威力」,遂更有必要遏制地方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