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海嘯預警低效 窮人仍居海濱險地
昨日是南亞大海嘯15周年,當年造成逾23萬人喪生肇因之一,正是缺乏海嘯預警,致未能及早疏散民眾。15年後的今日,2013年已啟用的「印度洋海嘯預警和緩解系統」(IOTWMS)仍受配套不足和通報效率低限制。有印尼海嘯倖存者投身支援預警的工作,盼一旦災難重臨可將死傷人數降至最低,但他如今住在距岸邊僅500米,反映窮國缺乏資源重新安置居民到遠離海嘯威脅的地方。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蘇門答臘島以西發生9.1級大地震,引發巨大海嘯侵襲最少7國,造成逾23萬人死亡。為避免重蹈當年缺乏海嘯預警的覆轍,區內28國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轄下「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IOC-UNESCO)協助下,斥資逾4億美元,在2013年成立IOTWMS,設備包括101個海平面儀、148個地震儀和9個浮標。
器材少維護不足 突襲巨浪成挑戰
IOTWMS秘書處主管圖馬拉(Srinivasa Tummala)聲言,對比在2004年,印度洋地區如今面對海嘯下會更安全,但系統缺乏足夠浮標等用以探測海嘯的器材,實時數據分享仍有不足,以及維護系統不易,仍是海嘯預警工作面對的最大難題。
圖馬拉又指出,去年印尼發生海底山泥傾瀉引發的雙重海嘯,巨浪短時間內撲向岸邊,也對預警系統構成挑戰。
專家目前正研究流動應用程式和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NSS)等新技術以加強應對能力。圖馬拉續稱,海嘯預警系統重點在於社區的應對準備,包括須定期演習。
社區應對準備依賴前線支援,49歲的印尼男子阿里夫(Arif Munandar)便是其中一員。阿里夫是海嘯倖存者,當年失去妻兒和多名親戚,現任亞齊省的減災機構任無線電通訊技術員,視確保所住村莊的海嘯預警系統獲良好維護為個人使命。
不過,阿里夫的遭遇揭示另一問題,他所住的班達亞齊是當年海嘯重災區,迄今仍受海嘯和水浸等威脅,當局卻容許民眾在此重建家園。
像阿里夫便在收容營地住了6年,卻因負擔不起搬到他處,只能在距岸邊500米重建新居。路透社引述官員和專家指因執法不嚴,政府缺乏資源重新安置居民,亦有人拒絕放棄沿海生活和生計;當局曾考慮沿岸2公里範圍禁止興建建築物,但因受社區反對擱置。(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