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隨荋摩鉆q話普及,利用即時通訊軟件溝通愈見普遍。有調查發現,53.1%受訪者於家庭成員間用短訊溝通,較2013年升22個百分點,面對面及透過電話交談則有下跌趨勢。傳短訊並非愈多愈好,調查指受訪者每日發送超過20個訊息,家庭溝通質素及快樂指數反而回落,認為要避免信息轟炸家人。 61.1%過去7日每天與家人面談 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聯同港大的「賽馬會智家樂計劃」,今年5月24日至6月11日就香港家庭電子信息溝通習慣做網上問卷調查,成功取得644個樣本。結果顯示,整體受訪者中,只有61.1%在過去7日曾每天與家人面談交流。對比2013年同類調查,本港家庭成員以面談交流溝通,由80%下跌至74.4%;利用實時電話語音對話亦見下跌,由42.9%降至28.7%。使用文字短訊溝通則有上升趨勢,由30.8%升至53.1%。 逾七成有家庭群組 短訊非愈多愈快樂 受訪者當中有73.5%擁有家庭聊天群組,調查發現,擁有家庭群組的受訪者較沒有的人,其家庭溝通質素、個人及家庭快樂的分數較高。不過,發短訊不代表愈多愈快樂,亦不代表溝通質素愈高。調查顯示,受訪者過去7日每天發出11至20個信息的人,他們的家庭溝通質素、家庭和個人快樂指數,分別為8.7分、7.8分及7.6分;但傳多於20個信息,上述3類評分則回落至7.4分、6.9分和6.7分。 港大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社會醫學講座教授林大慶表示,利用通訊軟件溝通無可避免,他提醒家庭亦應維持面談溝通。他稱,港人習慣轉發網上健康資訊,有時無分辨真假,提醒不要傳遞假消息;切忌一次過發送多個信息,避免造成「信息轟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