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儘管在大多倫多地區出售的很多化妝品含有在加拿大禁用的化學品或有潛在危害的化學品,有的甚至在標籤上列出了這些化學品的成分,但這些化妝品還是透過不同的銷售渠道到達了消費者的手中。
《多倫多星報》(Toronto Star)在近期針對13種在大多倫多地區銷售的化妝品,對其在產品標籤上列出的成分進行仔細審查,發現在每種產品中,約有30%的成分要麼被聯邦衛生局列為可能導致傷害的物質,要麼被其他的國際規管機構或衛生組織列為可能導致傷害的物質。
例如,在怡陶碧谷一間獨立的美容品商店內出售的一種兒童免洗順髮劑,其在產品標籤上顯示,其含有防腐劑MI和MCI的成分,這是在加拿大被禁用的化學品,可能引發過敏和皮膚發紅和起泡。
又如,在多市西區的德化林商場內的一間Winners連鎖商店內出售的一種美甲膠粘劑,其在產品標籤上列出了含有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成分。根據聯邦衛生部早在2003年發出的警告,甲基丙烯酸甲酯不僅可能導致自然指甲的永久性受損,而且可能引發頭痛、鼻子和咽喉刺激、皮疹等,其被禁止用於化妝品。
在加拿大,確保化妝品安全的工作是由聯邦衛生部來負責的。
聯邦衛生部除了對消費者的投訴做出反應之外,還就在行業內發生的事件做出反應。
不過,聯邦衛生部對化妝品進行監管的主要工作是就新產品在成分清單中列出的禁用物質進行審查,這些新產品的成分清單是由化妝品公司透過網上通知系統提交的。自2005年以來,聯邦衛生部已收到了接近42.2萬份新的化妝品的通知。
加拿大化學品聯盟是加國的化妝品行業聯會,該聯盟的主席兼行政總裁Darren Praznik指出,諸如寶潔公司(Procter & Gamble,P&G)和聯合利華(Unilever)等大型的化妝品公司,遵守聯邦衛生部的規定。然而,很多「灰色市場」的公司不了解或者不在乎它們是否違反了法規。
他又指出,這些規模較小的公司不是行業聯會的成員,但在國內化妝品行業中所佔的比例高達90%。
聯邦衛生部在發出的一份書面回覆中指出, 該部門已提高效率,縮短了其透過網上通知系統來發現禁用成分的周期,從原先的9個月縮短至49天。該部門已將超過200種有香味的化妝品送往進行篩檢,以檢查其是否含有禁用的成分。
此外,針對聯邦總審計師在2016年提出的批評,聯邦衛生部還加強了公眾外展的工作,在屬下網站向公眾提供有關化妝品安全的信息和貼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