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圖)當地時間16日晚出席「歐洲政策中心」舉辦的歐洲智庫媒體交流會並發表演講,他說中國仍是發展中國家;儘管中國經濟總量已達世界第二,但人均GDP等與發達國家還有明顯差距,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突出,與發展了數百年的歐洲國家不「對等」。他又反問,中國的發展道路方向正確,中國為什麼要改變?又為何要改變中國? 新華社報道,王毅在題為「增進互信,深化合作,迎接中歐關係更加美好的明天」的演講中指出,中國一直以積極和正面的心態看待歐洲,將歐洲視為重要合作伙伴和中國外交的優先方向之一。中歐關係如要「行穩致遠」,首先應樹立正確的相互認知,增進彼此理解與信任。 王毅表示,當前歐洲出現觀點認為,中國已是一個發達國家,應「事事對等」,但事實上中國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儘管經濟總量已達世界第二,但人均GDP僅為美國的六分一、歐盟的四分一,人類發展指數排在世界80位以後,科技教育水平與發達國家還有明顯差距,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突出,要求一個發展幾十年的國家同發展了幾百年的國家「對等」,「本身就是一種『不對等』 」。 指中國發展對各方有利 為何要改變 不僅歐洲,美國近年多次質疑中國藉「發展中國家」地位牟利,並在今年7月要求世貿組織改革,取消包括中國在內等10個經濟體以「發展中國家或地區」自居以享有特殊待遇的規則。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律系副教授高樹超等學者上月在非牟利的深度分析及新聞網站The Conversation撰文指出,中方實際上已沒有享受多少「發展中」成員待遇,例如關稅配額接近發達國家。但「發展中」的身分,有利中方在世貿等國際談判,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共同爭取利益。 王毅在演講中續稱,中歐在社會制度、發展道路、價值觀念等方面的確存在差異,但不應影響交流合作,更不能因此視對方為威脅,甚至試圖干涉和改變對方。他稱,中國始終尊重歐洲,欣賞歐洲,從不干涉歐洲內部事務,同樣也希望歐洲能尊重中國。他表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發展、成功、和平、共贏的道路,既加快了自身發展,又實現了與合作伙伴的共同發展,「既然方向是正確的,中國為什麼要改變?既然對各方都是有利的,為什麼要改變中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