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擾攘近兩年的中美貿易糾紛,隨蚋糷銴W周五(13日)宣布達成首階段協議而迎來實質進展。雖然協議之下,原定今日落實的1650億美元貨值關稅得以暫緩、9月執行的約1200億美元貨值關稅稅率亦減半至7.5%,為受影響港商提供了緩衝空間,但在經歷過兩國時好時壞的談判過程,港商對於簽訂協議後的貿易前景,仍抱極審慎態度。 據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上周五表示,預期中美兩國會在下月首周在華盛頓正式簽署協議,負責簽署的代表不是中美元首,估計會是他本人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簽署後,這份長達86頁的協議全文便會公開,並預料協議在簽署30日後正式生效,換句話說,當中如關稅稅率下調、購美農產品等會最快於明年2月初生效。萊特希澤還透露,協議將包括設立一個解決爭端的執行機制,容許雙方在出現違反協議的情G下,向另一方加徵關稅。中國財政部副部長廖岷則表示,兩國工作團隊正討論簽署協議的時間、地點及形式。 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邱騰華認為,中美達成首階段協議文本,對本港未來一年經濟有正面影響,可令商界心理好轉,但對經濟回暖有多大幫助,則要觀望協議正式簽署及公布更多細節,因為一日未簽,雙方所加徵的關稅都「未有實質上的逆轉」,所以現階段就去說全球或區域經濟可以復蘇是言之尚早,「一日關稅未完全取消,影響仍然存在」。 內地港商不撤搬廠計劃 廠商會擔心特朗普反口 過去半年積極考慮到東南亞設廠的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榮譽主席劉達邦說,自己未能受惠於今次減免關稅,但他認為,就算能受惠,也不會隨便擱置搬廠計劃,因為美國總統特朗普「變來變去」,不能保證他不會「先減再加」。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吳宏斌也擔心特朗普反口不執行協議,認為仍須要觀察有關措施是否能落實,但料明年初訂單可望因兩國簽協議而有單位數增長。 分析:協議執行不確定性很大 市場分析也有保留。投資銀行野村認為,貿易協議仍存在很大不確定性,包括執行方面的變化,令商業信心和投資或難以真正反彈。香港貿發局環球市場助理首席經濟師陳永健進一步指出,除了要關注簽訂的文本內容,就算之後第二輪、第三輪談判亦隨時可能因當時情G而時好時壞,要推翻首階段協議也非不可能,或者加添關稅以外的貿易管制手段亦不為奇,所以港商切不可掉以輕心。 不過,由於今次減免關稅的產品主要涉及消費品,當中又以電腦、手機周邊、玩具等為主,所以香港工業總會主席葉中賢預計,本港電子產品商及玩具商可暫時不用將生產線搬離內地,尤其是這類行業礙於供應鏈限制,本來就難輕言搬廠,相信貿協簽署的話,會利好這些行業乃至整體工業界的投資意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