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過去10年本港公廁翻新項目陸續上馬,政府亦預留6億元於未來5年翻新240間公廁,但審計報告卻發現部分翻新工程緩慢,元朗有公廁納入翻新計劃8年後仍在進行工程,當中用了7年擬定設計,又因事前無發現結構磚牆問題一度停工;又有承建商工程進度欠佳遭九度去信關注及警告;應早於2012/13年完成的旱廁改建計劃至今未完成。有議員批評食環署和建築署「懶散、拖得就拖,7年做設計不能接受,港珠澳大橋都差不多起好」,並要求食環署盡快提交改善公廁廁格比例不合指引的時間表。
收地區意見一改再改 結構問題曾停工
審計署發現,截至今年8月44間公廁翻新工程在獲批撥款並納入翻新計劃已達4至8年,但工程仍未完成,其中元朗一間公廁翻新工程早於2011年初獲批撥款開始設計,但因設計的工程範圍大,遭區內人士反對,修改後再有區議員要求裝生物處理污物系統,又要再做研究。至2018年終開始工程,本來今年2月完工,但拆除批盪後發現結構磚牆狀G欠佳一度停工,最新預期本月完工。
北區工程承辦商表現差 接9關注警告
另外,由2012年中開始地區諮詢的北區一間公廁重置工程,原目標2017年7月完工,因承建商工程緩慢、物料等問題,建築署和顧問公司前後9次去信關注和發警告信,加上有村民擔心風水問題要停工,該公廁最後於今年5月完工,上月開放使用。
建築署和食環署解釋元朗公廁個案,是因諮詢收到的要求,擬定設計需時約7年,亦因未能預知的結構安全問題致工程延後,審計署認為,建築署要做所需評估,以盡早完成工程。審計署續指出,北區公廁個案延誤因承建商表現未如理想和施工進度緩慢,認為建築署需監察並確保承建商調配足夠資源推行項目。
男女廁格1:2比例 逾半公廁未符
改建旱廁方面,食環署計劃2005年起分階段將所有鄉村旱廁改為}水廁所,目標2012/13年完成,雖已完成441項改建,但至今年6月仍有51間旱廁。署方解釋因涉私人地段、缺乏供水、區內人士反對等問題,目前計劃清拆18間旱廁,餘下33間正做研究或正施工,審計署促加快行動。
食環署自2004年採用男女廁格比例應為1:2的指引,但審計署發現至今年6月,仍有53%公廁、即421間的女廁廁格少於比例要求,當中360間是在2004年後建造或翻新。食環署解釋,大部分不符比例的公廁面積較少,受環境限制無法擴建。審計署認為,食環署要在諮詢建築署後,在可行範圍內符合指引所訂比例。
專家:應做好諮詢 議員批懶散促交時間表
香港公廁協會副主席熊志權表示,若改工程圖則,需經則師、結構工程師審核,若要改排水系統更牽涉挖路工程,承建商報價後再申請撥款,動輒需時數年,事前做好諮詢能避免改圖則,加快工程。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黃碧雲批評,食環署和建築署「懶散、拖得就拖,7年做設計不能接受,港珠澳大橋都差不多起好!」她認為當局應盡早做好翻新工程的地區諮詢,免圖則一改再改。她續說,男女廁格比例指引採用至今15年,仍有逾半公廁未達標,情G嚴重落後,促食環署盡快提交改善時間表,以減女士輪候時間。
明報記者
(審計報告)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