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
[2019.11.15] 發表
【明報專訊】【1】(請看附圖)
說明:
˙第1、2段屬第一部分,指出走運與倒霉是互相依存,關係緊密的。
˙第3、4、5段屬於第二部分,舉例說明「走的運越大,則倒的霉也越慘。」這一論點。
˙第6段屬於第三部分,舉例說明中國文化中,中國知識分子有:「於倒霉後走運」的特色。
˙第7段屬於第四部分,指出了解「走運與倒霉」關係的意義。
【2】i) 錯誤 ii) 錯誤
【3】C
【4】˙司馬遷《太史公自序》提到周文王、孔子、屈原等均曾遭遇困厄,而最後都「因禍得福」,因艱苦的遭遇成就了永垂不朽的著作。
˙作者借此說明中國知識分子有一個「特色」:不倒霉則走不了運。
【5】D
【6】B
[語文同樂 第407期]
更多教育
【明報專訊】寓言蘊含道德教化或警世智慧,通常以簡潔有趣的故事形式,呈現作者對人生百態的評價。所以從屬性來說,口試的寓言題是評論題一種,且發揮...
詳情
綜合精練:考生通病:善於整合 拙於拓展 2019年聽綜卷試題分析
【明報專訊】■一、題目要求 自2017年開始,聽綜卷的整合拓展變成「兩大範疇」、「兩大例子」及「六項內涵」之後,往後3年都根據這個模式... 詳情
【明報專訊】以下是2019DSE考材錢鍾書《談教訓》的一條2分題︰
試看下列引文,作者運用了什麼說理手法?
王陽明《傳習錄》卷三...
詳情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