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拒晉身發達國 專家:利國際談判
即使特朗普政府持續施壓,中國官方一直堅拒放棄世貿「發展中國家」地位。特朗普質疑中國等GDP已晉身全球前列的國家藉「發展中」地位牟利,但有專家指出,中方實際上未有多少受惠於世貿「發展中」成員的特殊待遇,然而以「發展中國家」身分自居,中方在世貿等國際談判上會另有好處。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去年解釋,中國經濟總體雖大,但人均GDP仍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產業整體仍處全球中低端。
但奧巴馬時代曾任商務部長的普里茨克質疑,中國一邊自認發展中國家,一邊要求跟美國建立「新型大國關係」,屬自相矛盾。
入世貿堅持發展中國家地位
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律系副教授高樹超和澳洲新南威爾士大學法律學者周韋欽(音譯)本月初在The Conversation撰文,指出在當初加入世貿的談判中,中方堅持的三大關鍵原則之一是獲承認為發展中國家,當時已有部分成員以中國經濟規模巨大和增長迅速為由置疑,最終各方以「務實方式」妥協,即中國可獲「發展中國家」身分,但幾乎無法享有相應的特殊待遇。以關稅為例,中國原本只需要把平均工業關稅由42.7%下調至發展中國家新標準的31.4%,但實際上同意削減到9.5%,其中農業關稅由54%降至15.1%,遠低於新規定的37.9%,數字接近發達國。
但「發展中國家」身分對中國有其他重要意義。在加入世貿後,中國屢次在貿易談判期間加入印度和巴西的行列,共同捍衛利益,例如2003年一起推動發達國改革農業貿易政策,但爭取為發展中國家保留彈性。此外,「發展中國家」的身分還有利中方在其他國際組織的主張,例如在萬國郵政聯盟享受具實際意義的優勢,這是特朗普政府指控中方「佔便宜」的理據之一。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