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缺乏歷史觀 「唔好要通識科了」
【明報專訊】陳坤耀於1995年獲委任為「嶺南書院」校長,其時書院仍未升格為大學。4年後,他推行的「博雅教育」培養學生「批判思考」獲各界認同,嶺南獲准升格大學;陳現時為港大專業進修學院(HKU SPACE)主席,手執教鞭逾20年,他主動提及近日備受爭議的「通識科」︰「『今日(現代)中國』、『今日香港』,『今日』是不應該的,應該是中國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在歷史觀上)」,斬釘截鐵︰「唔好要『通識』科了。」
指新學制失敗 違文理兼備初衷
陳坤耀說2006至2007學年推行的「新高中學制」,由「我幾好的朋友」董建華,以及「我的學生梁錦松先生」孕育出來,然而,「我沒教他用這個新高中學制」,形容學制「基本講,是失敗的」。
倡改學制 批判思考融入他科
陳認同新學制「文理兼備」、「迎合新時代」的初衷,但認為學生必修四學科後,只須再選兩至三科,「有文就冇理、有理就冇文」,又或是「不文不理」。而當中必修的通識科,第一個單元「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這是讀書讀出來的嗎?I doubt it﹗(我懷疑)」。
至於更惹爭議的單元二及三「今日香港」和「現代中國」︰「『今日』是不應該的,缺乏了historical perspective(歷史觀),(歷史)讓我們年輕人能夠真係通到。」陳坤耀認為,現時的通識科給予教師較大空間,而教授通識的教師多為青年人,屬「forces of change(改變的力量),predominant(佔據)一代又一代。」建議當局「唔好要通識科」,並將課程倡議的「批判思考」融入其他科目,重改學制,要求學生選讀9科︰中英數必修,再選3理科、3文科,「程度可以稍稍降低,畢竟大學已經四年制」,他以自身經歷解說︰「我當年考10科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