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若數這幾年間令我感受最深的科技產品,一定是自助點餐機。眼見這些儀器成行成市,令我對「對的科技遇上錯的時間」這事相當慨嘆。 5年前,我在北京投資連鎖米粉店,自家開發了一個集等位、點餐、流程管理、數據蒐集於一身的app,奈何這app最後下場慘淡,原因是教導客人使用的成本極高,而系統開發又投入了一定的金錢、時間,故為了催谷,不得不推出一連串推廣優惠。但推廣一停,客人就棄如敝屣。之所以如此,固然是因為時間不對,當手機微支付成為潮流,大家自然就會拿起手機,由瀏覽菜單、點菜到支付,一氣呵成;反觀香港,由於微支付風氣未形成,目前仍停留在點餐機的階段。 除了「時間」因素,尚有另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誰才是科技進步的得益者?若商家期望,靠客戶無條件幫忙而取得科技進步的利益,那只是商家一廂情願;除非客戶對情G相當熟悉,或者是苦無選擇的空間,否則難以誘使他們在毫無好處下投入使用。 低價品能靠自助機 高級品需靠溝通 所以,眼下的觸屏點餐機雖然普遍,客戶自覺能減省時間,但其實不過是純人手運作與BYOD(自攜裝置)這結果之間的過渡產物,終有一天,他們也自己拿出手機,完成各個點餐步驟。不過要走到最後這步,相信不會是短期內的事。 自助點餐機看似方便高效,卻只能用以銷售一些為人認識且單價低的商品,一些較高端、嶄新的產品卻不能應用,因為愈高級的產品或消費場所,就愈有推銷、介紹和服務的必要。人與人之間的良好溝通,是整個消費過程中的最大增值,也是目前科技無法取代的東西。 作者 章濤(UDomain 創辦人及行政總裁、無線科技商會永遠榮譽主席) [章濤 財科暗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