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初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首提探索「一國兩制台灣方案」,並倡議兩岸各政黨、各界別推舉代表展開民主協商,這被視為兩岸分治70年來又一分水嶺。
台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指出,北京有意加快統一進程,2019至2022年是中共的「歷史交匯期」,包括建政70周年、建黨100周年、中共二十大,大陸不可能維持「不統、不獨、不武」的狀態,勢必要「往前走」,以實現「中國夢」。
中共「歷史交匯期」 勢進取「往前走」
不過,「兩制台灣方案」一提出,已遭台灣朝野反對,近月香港的示威活動,推高台灣排斥「一國兩制」的聲浪。
趙春山稱,中共對台的戰略目標有持續性,即「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但戰術上愈來愈強調靈活性,從最早「寄希望於國民黨當局」,變成「寄希望於台灣當局」、「寄希望於台灣人民」。
他形容台灣近4任總統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分別是「左右搖擺」、「左支右絀」、「左右平衡」、「左思右想」,兩岸關係在馬時期最佳,現時最差,甚至不及陳水扁時期,陳與大陸仍有溝通管道。趙春山曾任馬英九的兩岸政策智囊。
趙春山表示,「兩制台灣方案」實際是要台灣提出方案,但他認為台灣應提出「統一方案」,而非「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即不以「一國兩制」為前提,兩岸才能進入民主協商。
曾任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的遠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亦稱,「一國兩制」在台灣沒有市場,習近平直接把「九二共識」置換為「一中原則、共謀統一」,改變了過去有關「一中」意涵及「各表」的爭論,對台政策也從「反獨促統」轉向「全面促統」,即過去是「不要讓台灣跑更遠」,現在是「全力把台灣拉近」。
蔡英文上台後不承認「九二共識」,被北京指是「未完成的答卷」。趙春山說北京也有一份「未完成的答卷」,即怎麼看中華民國。賴怡忠則稱,兩岸關係好壞全在北京一念之間,不能將對話與「一中」的政治前提扣連,或逼民進黨改變立場或提出新主張。
和平統一非單靠經濟交流
曾參與國民黨總統初選落敗的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亞中認為,70年來兩岸在政治上仍處於敵對狀態,「一國兩制」只是統一後的政治安排,兩岸都缺乏走向和平統一、結束敵對狀態的論述。他認為,北京對和平統一的方法似乎是「交流、交流、再交流」,經濟交流是解決政治問題的必要條件,但並非充分條件。
不過,經濟交流對部分台灣人的政治認同已產生作用,福建平潭的年輕台商李振瑄就認為,「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完全可行,「最經典的例子是澳門回歸,哪有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