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在法國舉行的G7峰會可謂乏善足陳。就算伊朗外長扎里夫突然空降跟法國總統馬克龍會面,戲劇性有餘,實效難估計。雖然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一在馬克龍游說下,似乎擺出和善姿態,稱願與伊朗總統魯哈尼會面,但經過美朝峰會前後三次「打卡」後,就算美伊峰會成事又會否改變國際格局,大家可自行判斷。 特朗普在去年加拿大G7峰會跟其他與會領袖關係緊張,聯合公報也連續兩年在氣候變化問題上表明美國立場迥異,但特朗普還是退出聯合公報,還大罵加拿大總理杜魯多一頓。馬克龍為避免重蹈覆轍,索性不發公報,只發表一頁聲明,涵蓋貿易、伊朗、烏克蘭、利比亞及香港。美國跟其他發達國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相左,氣候變化自然不為聲明涵蓋;值得留意的是連朝鮮亦不在聲明內,相信這也是因為特朗普的緣故;朝鮮上周六再射導彈,特朗普口婸﹛u不高興」,但卻堅稱朝鮮沒有違反協議,跟盟友日本唱反調。特朗普的難以捉摸盡見於中美貿易戰。他上周五宣布要向中國加徵關稅,甚至問民眾,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是否最大敵人,但到周一他又換了另一副嘴臉,大讚習近平是偉大領袖。他聲言:「這是我談判的風格,我多年來受惠於這作風,對國家也必有更大好處。」 如此「風格」未見特朗普口中的「大交易」達成,只進一步衝擊全球政治領導層。當前大部分人最擔心的,莫過於貿戰陰霾下全球經濟下行風險,但G7聲明僅輕輕一句「要求財長密切監察經濟情G」帶過,2008年金融海嘯後全球政治領袖聯手行動對應危機恐已不再。更令人擔心的是,央行行長等財金官員也受政治干擾難以作出獨立專業決定,特朗普連轟聯儲局主席鮑威爾逼令對方減息便是一例。 上周末舉行的Jackson Hole央行行長會議,便被這不確定的因素籠罩。《金融時報》形容,會議瀰漫荂u世界從此不再一樣」的感覺,與會者認為環球體系已到了轉捩點:財金官員不能再使用2008年金融海嘯前使用的財金工具,而美國在經濟和貿易政策上不再是可預測的行動者。特朗普的真人騷恐怕只會加劇這種不明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