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中國豬價持續上升,已經突破歷史高點每公斤21元(人民幣,下同),本月21日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達到每公斤30.56元。各地政府紛紛打響「肉價保衛戰」,從生產、供給和市場等方面採取措施平抑豬肉價格。自今年4月至今,已有包括湖北、安徽、四川、福建在內等29個省份為經濟困難民眾啟動價格補貼聯動機制,發放共20億元「買肉錢」。而福建多地更實行豬肉限購,市民須憑身分證買肉。浙江、江西等省也採取包括提供補貼等措施增加豬肉供應。 5措施抑豬價 29省啟補貼機制 中新社「國是正通車」公號引用國家統計局數據報道,今年7月份豬肉價格同比上漲27%。本月21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五大措施抑制豬肉上漲。據《華夏時報》報道,為應對豬肉價格上漲,今年4月至今,全國已有29個省份啟動價格補貼聯動機制。 報道引述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稱,價格臨時補貼實行『按月測算、按月發放』,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單月同比漲幅達到3%、或CPI中食品類價格指數單月同比漲幅達到6%,便按月啟動聯動機制,按規定的資金渠道、補貼標準和保障對象發放價格補貼。 福建限購2公斤 最高月補貼31元 例如,福建寧德7月啟動聯動機制,補貼對象包括今年5月登記在冊的城鄉低保對象、特困人員、享受國家定期撫恤補助的優撫對象、「革命五老」、領取失業保險金者等,補貼標準為每月20元至31元不等。 而福建莆田、廈門、明溪縣均推出限購措施。莆田市荔城區啟動「平價商店銷售機制」,從9月6日起市民憑身分證每人限購2公斤豬肉,每斤補貼4元。廈門則對96家平價商店內的豬肉類農產品提供5%的優惠補貼,每個市民每次限購2.5公斤。明溪則撥款20萬元對4家超市的豬肉給予差價補貼,並限每家超市每天銷售條肉、腿肉各200公斤,瘦肉、排骨各100公斤,居民每人每次限購兩個品種,單品限購1公斤。 浙江、江西、江蘇、廣東等多個省份也紛紛推出政策,提高生豬生產,保障豬肉供應。浙江提出的措施包括對規模養殖場在7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從本省種豬場引進的種豬,每頭給予500元的臨時補貼。同時,支持生豬產能不足地區到有條件地區建立生豬「菜籃子」基地,提升豬肉供應能力。江蘇、江西分別下發2.61億元和400萬元資金,用於種豬場生產等項目的救助補助。養豬大省四川則直接給各地市分配年度最低出欄數,例如要求成都市每年必須出欄557萬頭以上,遠在川滇山區的攀枝花亦被要求必須完成年度42萬頭的出欄任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