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天眼局限發展」 港科研機構:科技私隱需平衡
【明報專訊】政府前年公布「香港智慧城市藍圖」,涉及交通、人才培訓逾70項措施,其中「智慧燈柱」屬重點項目,於今年起分3年試行,首批50支在觀塘及九龍灣一帶安裝,但因裝設鏡頭、被揭部分零件產自內地,燈柱被質疑用作監控及蒐集公眾資料。有科技界擔心反修例風波激化市民對政府不信任,阻礙智慧城市發展,「以現在市民對政府的信任度,政府澄清多少次也沒用」。
莫乃光倡移除鏡頭:現無監控 往後難料
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說,發展智慧城市目的是便民,然而,「如市民在私隱及科技之間選擇前者,政府亦要聽民意」。他說即使現時燈柱無監控用途,但無人能肯定往後發展,認為「天眼」等「可被濫用作監控的技術」可免則免,建議政府可改用雷達等對私隱侵害程度較低的技術,並移除現有裝設「鏡頭」的設施。
有份研發智慧燈柱的本地科研機構物流及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行政總裁黃廣揚擔心,修例風波激化特區政府信任危機,會令智慧城市發展停滯不前,他認同需平衡科技及私隱,但稱「如完全不能用天眼,會局限發展」。他認為用雷達偵測交通雖可行,「但準確度有限,而且無照片的話,難以分辨車的類型」。建議政府日後推展科技項目,可委託大學等作第三方機構,監督可能衍生的私隱問題。
(反修例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