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徵意義激勵人心 多地「開花」

[2019.08.23] 發表
「波羅的海之路」民眾手牽手。(資料圖片)

愛沙尼亞學者佩泰當年身處國外,錯過參與「波羅的海之路」,但此後以政治學者的身分深入研究這歷史事件。他指這次示威對獨立進程影響深遠,成功關鍵在於構思本身的象徵意義激勵人心,當時非暴力理念亦深入民心,示威者以歌唱節等方式和平示威。

3國搞手合作 召集靠電台電視

歷史學界相信「波羅的海之路」最先由「愛沙尼亞人民陣線」提出,部分更認為是其創辦人之一、後來成為首都塔林市長的薩維薩爾(Edgar Savisaar)。佩泰估計構思在7月才初見眉目,但3國民主運動人士立即全力組織,甚至跟地方政府協調路線,又徵召大巴載人。當年沒有互聯網,搞手以固網電話聯繫,並靠電台和電視台召集。佩泰稱,塔林的示威者據稱發起輪流高呼「自由」一詞,並傳到其他兩國,他不肯定執行是否這樣精準,但也不失為另一象徵。

佩泰指「波羅的海之路」另一成功主因,是蘇聯已失去對3國的控制,連地方官員也支持獨立運動,提供後勤協助。莫斯科只剩軍事鎮壓的選項,蘇聯1991年1月曾試圖鎮壓最先公開尋求獨立的立陶宛,13平民被殺,但因惹國際公憤停手,同年3月立陶宛成為首個退出蘇聯的加盟共和國,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則到8月才獨立。

「波羅的海之路」啟發了其他地方的抗爭運動,例如2004年「228百萬人手牽手護台灣」和2013年「加泰羅尼亞獨立之路」等。有香港網民也發起今日效法舉行「香港之路」。愛沙尼亞網媒指,發起者是在當地成立初創公司的香港企業家,她指聽見愛沙尼亞朋友談及1989年事件,才興起想法。佩泰亦知悉「香港之路」,他表示行動若成功,會向世界展示許多港人認真憂慮這地方的未來,並希望其訴求獲聽見。

更多國際要聞
韓停情報分享 日斥誤判
韓國政府昨(22日)宣布,基於日韓防衛合作性質出現「重大改變」,韓方決定不再續簽《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GSOMIA),為月初日本對韓實施...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對韓國決定不與日方續簽軍事情報保護協定表示失望;而據日媒分析,日韓在安全合作上互信關係崩毀,中國、俄羅斯與朝鮮三... 詳情
科技巨企研發人工智能武器
【明報專訊】有非政府組織的報告指,人工智能領域出現軍備競賽,又點名亞馬遜、微軟和英特爾等主要科技公司, 正透過研發人工智能控制的武器,讓世界... 詳情
俄羅斯機械人上太空 獨自搭火箭到太空站
【明報專訊】俄羅斯昨(22)日向國際太空站(ISS)發射載有「類人型機械人」Fedor的無人火箭,這也是俄國首次進入外太空的機械人。載著Fe... 詳情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消息人士報道,歐盟委員會正研究監管人臉識別技術,以保障公民私隱權及釋除公共監控疑慮。 措施包括限制企業及警察等公共...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9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