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沙尼亞學者佩泰當年身處國外,錯過參與「波羅的海之路」,但此後以政治學者的身分深入研究這歷史事件。他指這次示威對獨立進程影響深遠,成功關鍵在於構思本身的象徵意義激勵人心,當時非暴力理念亦深入民心,示威者以歌唱節等方式和平示威。 3國搞手合作 召集靠電台電視 歷史學界相信「波羅的海之路」最先由「愛沙尼亞人民陣線」提出,部分更認為是其創辦人之一、後來成為首都塔林市長的薩維薩爾(Edgar Savisaar)。佩泰估計構思在7月才初見眉目,但3國民主運動人士立即全力組織,甚至跟地方政府協調路線,又徵召大巴載人。當年沒有互聯網,搞手以固網電話聯繫,並靠電台和電視台召集。佩泰稱,塔林的示威者據稱發起輪流高呼「自由」一詞,並傳到其他兩國,他不肯定執行是否這樣精準,但也不失為另一象徵。 佩泰指「波羅的海之路」另一成功主因,是蘇聯已失去對3國的控制,連地方官員也支持獨立運動,提供後勤協助。莫斯科只剩軍事鎮壓的選項,蘇聯1991年1月曾試圖鎮壓最先公開尋求獨立的立陶宛,13平民被殺,但因惹國際公憤停手,同年3月立陶宛成為首個退出蘇聯的加盟共和國,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則到8月才獨立。 「波羅的海之路」啟發了其他地方的抗爭運動,例如2004年「228百萬人手牽手護台灣」和2013年「加泰羅尼亞獨立之路」等。有香港網民也發起今日效法舉行「香港之路」。愛沙尼亞網媒指,發起者是在當地成立初創公司的香港企業家,她指聽見愛沙尼亞朋友談及1989年事件,才興起想法。佩泰亦知悉「香港之路」,他表示行動若成功,會向世界展示許多港人認真憂慮這地方的未來,並希望其訴求獲聽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