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10月底英國脫歐的期限還有不足3個月,英國與歐盟之間尚有大量涉及貿易、信息交流、運輸等的問題有待解決。英國新任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聲言無論能否與歐盟達成新的協議,也將在10月31日的限期脫歐,要求部長和官員加緊為潛在的硬脫歐做好準備。直至上周,英國政府為應對脫歐的撥款已增至63億鎊(約597億港元)。歐盟委員會則表示,不會在10月底前籌備更多應急計劃,以免英國脫歐太順利。雙方以邊緣策略(Brinkmanship)的博弈手法,以硬脫歐作威脅,試圖逼使對方讓步,令目前形勢進一步接近硬脫歐的邊緣。資料來源:《金融時報》
若硬脫歐的戲碼如期在3個月內上演,歐盟官員估計屆時出現的混亂局面,將迫使英國談判代表在11月1日重返談判桌,以確保部分商業運作的延續。《金融時報》分析了硬脫歐後即時出現的問題,當中風險最大的,可能是歐盟與英國公民的大量個人數據,再不能在雙方的企業和公共機構之間轉移。當這些數據交流的合法性成疑,將影響科技企業、醫療保健公司或任何與歐盟客戶打交道的服務。在最壞的情?下,可能逼使英國企業停止部分歐洲業務。
倘切斷數據交換
英企被迫停歐業務
雖然歐盟提供的一系列合約條款,允許非歐盟企業按照歐洲法規進行數據傳送,不少擁有法律資源的大型企業,可能已準備了替代措施,但英國僱主組織英國工業聯合會(CBI)警告,中小型企業幾乎沒有意識到英國脫歐對其業務的影響。
英國政府表示,長遠希望與歐盟簽署關於數據交換的協議,讓英國像歐盟成員國一樣,可與歐洲單一市場進行信息交流。歐盟與第三國之間也存在此類協議。但歐盟警告,相關安排可能需要數年才能完成。在這問題上,英國和歐盟將同樣面臨傷害。
歐盟可短時間內撤銷「對等」地位
在硬脫歐的情?下,英國利潤豐厚的金融服務業也將失去允許英國企業在歐盟單一市場中營運的「通行證」。不過歐洲央行和英倫銀行等監管機構,在金融服務領域已進行過一些協調。歐盟方面也準備了一些應急措施,例如歐盟國家的機構在「脫歐」後,仍可在2020年3月前,繼續利用倫敦的清算所進行金融資產的交易和結算,盡量避免金融業突然出現無法過渡的混亂局面。
不過長遠來說,英國的金融業務在歐洲單一市場的准入權將會受限,並只能在歐盟對部分第三國實施的「對等」(equivalence) 原則下,尋求讓英國企業與歐盟有更深的金融業務往來。歐盟根據「對等」原則,對非歐盟地區的銀行、投資公司、清算機構或信評機構授予金融市場准入權利,前提是歐盟認定這些機構所在地的法規,與歐盟規定一致。不過在此「對等」原則下,英國金融部門也無法享受其在英國成為會員國時所享有的市場准入程度,且「對等」地位可能在短時間內被歐盟撤銷。
英企批政府無詳細交代關稅變化
倘若硬脫歐,英國將要退出歐盟的關稅同盟,意味英國企業必須填寫海關申報表,更改食品標籤,並對包含動物產品的出口進行檢疫。英國政府正進行宣傳活動,通知企業所需的準備。但不少英國企業批評,政府未有詳細交代關稅變化、愛爾蘭邊境如何進行海關檢查等問題。
企業不信硬脫歐 未做好準備
歐洲改革中心(Centre for European Reform)的高級研究員Sam Lowe向《金融時報》表示,企業未有做好準備,因為它們不相信會出現硬脫歐。今年早前,英國政府向14.5萬家與歐盟有貿易關係的公司發信,呼籲它們簽署加入一個機制,允許它們簡化海關申報,並延遲進口關稅。物流公司Oakland Invicta的海關問題專家Robert Hardy表示,目前只有約1萬家公司申請加入該機制。英倫銀行亦估計,業務以歐盟貿易為主的24萬家英國企業當中,大多數缺乏歐盟邊境檢查所需的認證文件,可能會妨礙它們的貨品出口歐盟。目前歐盟在海關方面的應急措施不多,雖然已通過立法,允許對海關申報進行時間調整,但未對英國的繁忙港口提供特別豁免,而這些港口正是英國與歐盟之間使用最廣泛、最便宜的貨物運輸方式,硬脫歐對英國港口的物流運輸構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