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嚴重精神病者 陪審團倡設見家屬機制

[2019.07.20] 發表
患精神病多年的死者張錦輝(圖)案發時正與妻子辦理離婚,案發日他沒有如期到醫院打針。圖為他案發後在尖沙嘴站離開車廂步至月台,其下身仍着火,最終留院3個月後不治。(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港鐵兩年前發生縱火案釀成1死18傷,當中患妄想症的縱火嫌犯燒傷不治,死因庭陪審團昨一致裁定他死於自殺,並建議醫管局設立醫生、社工及家人會面機制,以助評估及參考嚴重精神病者的病情。有精神科醫生認為設立家人會面機制屬好事,惟質疑現實執行的可行性。

陪審團在裁決指出,死者張錦輝(終年61歲)在2017年2月10日約下午7時11分,在一列由金鐘站駛往尖沙嘴站的港鐵荃灣線列車第一卡車廂內,以天拿水潑濺自己及乘客,並點火引致火警,導致他燒傷,事件因其精神混亂所致。同年5月14日,張在威爾斯親王醫院死亡,其死因是身體廣泛燒傷,導致支氣管肺炎。

綜合本案證供,東區醫院精神科醫生鍾沛然早前作供稱,張錦輝2007年確診妄想症及有暴力傾向,入院治療後病情受控,2016年底精神狀態穩定,但其妻沒有陪同應診,不知其家中表現;社工黃佩菁亦指張精神狀態一直穩定,毋須緊密聯繫。死者妻子稱,張錦輝病情曾轉差,「冲緊涼自言自語鬧人」、「次次都話同我哋一齊死」。有鑑於此,陪審團向醫管局建議,對於嚴重精神病患者,例如有暴力傾向者,相關部門應設立醫生、社工及患者家人會面機制,並保存會面紀錄,供評估及參考。

醫管局發言人回應稱,會詳細研究和跟進死因庭建議,並指局方有精神科跨專業醫療團隊,會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及需要,為患者提供住院、門診或轉介服務等;醫管局於2010/11年度起分階段推行「個案管理計劃」,支援嚴重精神病患者及其照顧者。

精神科醫生質疑可行性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發言人簡重盛認為陪審團的建議是好事,但質疑執行可行性,例如患者家人早已對患者失望,不願再照顧患者,或因工作忙碌,未能出席相關會面;機制涉病人私隱權,以及醫院資源是否足夠應付等問題,本港目前將聯絡病人家屬的工作交由社康護士負責,會由具精神科專科資格、甚至副顧問級別的醫生留意較高風險的個案。

簡重盛又說,外國有「社區醫療令」的做法,容許較高風險的病人繼續在社區生活,但對其居住地點、覆診時間和地點加以限制,減低風險。

【案件編號:CCDI974/17】

更多港聞
吳國際獲中大聘用 升級任教授 換肝中途離場掀爭議 瑪麗醫生感背叛
【明報專訊】2017年時任香港大學肝膽胰外科臨牀副教授吳國際,在瑪麗醫院換肝手術期間離開到養和醫院施手術,令換肝手術延遲3小時,其後不獲港大... 詳情
【明報專訊】2017年時任港大肝膽胰外科臨牀副教授吳國際,手術期間離開公立病人3小時去處理私家醫院病人而惹爭議。吳國際現獲聘為中大醫學院全職...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擬建醫學院,並計劃最快2020年收生,引起業界對引入內地畢業醫生的憂慮。中大醫學院周三(17日)舉行校友諮詢... 詳情
紅磡站放車處 27%紮鐵表格缺失兼無佐證
【明報專訊】前日公開的兩份沙中線紅磡站擴建部分調查報告揭露,紅磡列車停放處的紮鐵工程有近三成檢查及測量表格(RISC表格)不僅缺失,更無其他... 詳情
小巴撼死火吊斗 司機不治
【明報專訊】八鄉林錦公路昨傍晚發生致命車禍,一輛由元朗駛往大埔的小巴,昨駛至林錦公路近大帽山迴旋處時,小巴司機疑病發突然失去知覺,撞向停泊在...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9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