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你點睇﹕港融灣區 挑戰或機遇?

[2019.06.06] 發表
國務院2019年2月18日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及以四大中心城市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圖為港珠澳大橋。
劉墡怡
何雅詩

【明報專訊】參考資料

「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澳門及廣東省9個城市(廣州、佛山、肇慶、深圳、東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門,見地圖),總面積達5.6萬平方公里,2017年末總人口約7000萬。大灣區發展參考美國三藩市灣區、紐約灣區、日本東京灣區等,結合區內城市的優勢,互惠發展。

2019年2月18日國務院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作為區域發展核心引擎。不過,粵港澳3地屬不同關稅區、制度及法律體系,有意見指會為香港帶來挑戰,如削弱一國兩制。

●歡迎同學就以下議題或自選議題發表約300字的個人意見,可連同聯絡方法投稿至living@mingpao.com,獲刊登者可獲明報出版社100元書券。

˙普選行政長官是解決社會爭議的最佳方法?

˙教師應否避免在校園與學生討論政治議題?

◆劉墡怡 - 香港真光書院 中四

中港界線需清晰 方享灣區機遇

粵港澳大灣區以發揮各地優勢,達到互補發展,然而要令計劃發揮最大效益,前提是要確定香港現行制度不被動搖,否則有關規劃對香港而言是挑戰大於機遇。現時香港擁有的優勢之一是與內地奉行不同體制,前者實行資本主義,為自由經濟體系,政府實行積極不干預政策,由市場自由決定發展方向,使資金流動、對外投資、買賣及金融行業的發展限制減至最少,另有完善的法制吸引外商在港投資;後者則實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府相對較干預市場發展。

在大灣區佈局下,本港的角色被規劃,或會減低特區政府在施政方向及金融政策上的自主。現時本港在《美國——香港政策法》下,與內地被視為分開的獨立關稅區,但在大灣區規劃下,如中港界線進一步模糊,或影響香港能否持續享有相關待遇。故香港若要享受大灣區發展的機遇,當局要先消除各方對本港「一國兩制」受到動搖的顧慮,才能盡顯本港角色又能促進內地發展,達到互惠互利的合作效果。

◆何雅詩 - 羅定邦中學 中五

大灣區發展促多元就業

大灣區發展可為本港發掘更多元的工作機會。現時本港教育普及,不少青年受過高等教育,但產業集中於金融、貿易、服務業等,行業選擇有限,令不少大學生求職困難,未能做到理想職業。發展大灣區可把香港人力資源連接內地及國際市場,而各城市有其產業發展的定位,如深圳擅長通訊科技、佛山發展先進裝備製造業等。大灣區規劃下,中央提出不少便利港人到內地工作措施,讓港人就業選擇更多元,不再局限於本港既有產業。

另外,發展大灣區可以加強粵港澳三地的教育文化交流,在共享資源同時,也能藉此培養更多優秀人才。例如深圳大學校長李清泉建議粵港澳三地可以合作創建灣區聯合大學,使各地高等教育能相互交流合作,長遠可以提高整個社會的知識水平及人民素質。

有指發展大灣區後,因中港兩地居民有更多接觸,或因價值觀不同而加深矛盾,降低港人的國民身分認同感和歸屬感,成為一大挑戰。

但個人認為以上矛盾僅屬短期問題,在日益交流了解下,雙方可藉了解化解衝突;反之,就業機會提升及教育交流能帶來長遠效益,故我認為發展粵港澳大灣區,香港的機遇大於挑戰。

[通通識 第590期]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9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