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當題目出現「政府應否……」時,不少同學會忽略其中的考評要求——必須緊扣政府的角色討論及回應。近年文憑試通識教育科卷二曾出現類似考題,如問及政府應否推行措施支持本地傳統行業,或多大程度上同意政府提供經濟誘因,增加社會使用非汽油驅動的交通工具。以下為此類題目的答題重點。
◆題目重點
上述題目的提問重點是「政府」應否透過「一些措施」以達到「某個目標」,其中一個評核重點為學生是否了解社會人士對政府角色存在不同的理解及期望,例如有人認為「自由市場令資源最有效分配,因此政府對市場的干預應盡量減少」;相反,有人認為「自由市場並非萬能,不少社會問題仍需政府解決,因此政府對市場應有一定的干預,例如規管、調整及提供公共服務等」。
整體而言,政府的責任是改善市民生活素質,涉及的範疇眾多,包括推動經濟發展、維持在全球及區域的競爭力、維持公平的營商環境、營造吸引投資者的環境、保留社會及文化價值、推動環保、保障弱勢社群、改善市民健康、有效率地運用公共財政資源等。但是,由於市民對生活素質有不同的期望,而不同期望會互相拉扯,因此學生需依據本港現G,判斷政府應優先關注哪些項目,再衡量措施如何影響市民的生活素質、能否有效達到目標,以及是否達到目標的最佳方法。
■答題舉隅
題目:「政府應提供經濟誘因,以支持本港發展創意科技產業。」你是否同意這說法?解釋你的答案。
◆資料A
政府推出20億元創科創投基金,鼓勵投資本地初創企業。政府會與獲選的6個風險投資基金,按約1:2的出資比例,共同投資本地創科初創企業。另外,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於2018年7月通過政府的撥款建議,向科技園公司及數碼港分別撥款100億元和3億元,部分將用於加強對其租戶和培育公司的支援。
2018年政府落實上一年《施政報告》的建議,為企業在本港的研發活動開支提供稅務扣減優惠。另外,2019/20年度《財政預算案》建議額外撥款60億元發展創新科技,創新及科技局長楊偉雄稱,除了政府投入,研發開支也要靠私人資金,目前政府與私人投資的比例為6:4。「創科王國」以色列的創新動力亦主要來自企業,2015年商界佔該國的民用研發開支比率達86%。
資料來源:創新及科技局網頁、政府新聞網、立法會秘書處資料研究組
◆資料B
彭博社公布2018年全球創新指數,韓國及瑞典位列第1及第2,新加坡排第3,香港排第37。根據2014年的數字,新加坡及韓國的整體科研開支分別佔生產總值2.19%及4.29%,遠高於本港的0.74%。
特首林鄭月娥表示,創科不是單一的產業,它能帶來新的產業及創造財富、帶動整體經濟結構升級轉型。有學者指出,深圳的零部件、人才、技術一應俱全,已形成產業集群,而香港無法提供產業發展所需的配套,是過去留不住創科企業的原因之一。香港缺乏土地也是創科發展的一塊絆腳石。
林鄭月娥又認為,香港擁有雄厚的科研實力、世界級的大學、國際化和市場化的營商環境,以及健全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等各方面優勢,可以擔當大灣區創科先鋒的角色。
資料來源:政府新聞網、綜合報道
■參考論點
◆同意
對政府的期望︰推動經濟發展、維持區域及全球競爭力、推動環保
?推動高增值的創科產業有助經濟發展,改善經濟單一化情G,增加市民及青年向上流動的機會
?香港創科產業發展相對其他地區較為落後,需要政府支援以提高創科產業的全球競爭力
?創科是全球趨勢,而且香港有條件發展創科,例如能善用內地創科產業的人才及完整產業鏈等優勢
?發展創科產業有助推動綠色經濟,本港環保產業可針對本地需要,將相關環保技術商品化,有助解決本港環境問題,有利可持續發展,改善市民的生活素質
◆不同意
對政府的期望︰ 維持公平的營商環境、有效率地運用公共財政資源、營造吸引投資者的環境、保障弱勢社群
?政府提供大量資助發展創意科技產業,或對其他傳統產業構成不公
?政府提供經濟誘因,如財政資助、減稅、免租等或導致資源錯配,浪費公共財政資源
?香港本身缺乏發展創科的條件,包括土地資源不足、租金高昂、缺乏創科人才及文化,政府角色應是營造吸引的創科營商環境,如培養創科人才、保障知識產權,而非直接提供經濟誘因
?創科產業發展會加快本港經濟轉型的步伐,但本港社會仍有大量低學歷及低技術的勞工,因此資助創科企業急速發展會擴大市民收入差距,令貧富差距擴大,造成社會不公,加劇市民不滿
文:順德聯誼總會李兆基中學通識科教師 葉潔心
[通通識 第58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