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展覽廳:逗號之父
【明報專訊】Let's eat children.(來吃孩子吧)
孩子有危險!你可以用一個逗號拯救他們嗎?
只要在句子中加上一個逗號(comma),
不單可以救出孩子,他們更不用餓肚子。
究竟誰發明逗號,為文字表達賦上另一意義?
■想一想
沒有標點符號,大家對語句的理解會有什麼問題呢?
15世紀意大利出版商
逗號是由意大利出版印刷商、學者阿爾杜斯·馬努提烏斯(Aldus Manutius)於15世紀「發明」的,準確點說,「逗號」是從很久以前一直演變,再由他確立逗號的樣子。阿爾杜斯在當時印刷界是響噹噹的名字,他不止發明了逗號(,),也發明了分號(;),還創作新字型——意大利體(Italic)!阿爾杜斯身處的,正是印刷術在歐洲興起的時代,文字被大量印刷、傳遞、閱讀。
文字有別於語言,不加上標點符號,讀者便不知道文句的停頓位置、要表達的語氣涵義。雖然在十四五世紀之前已有簡單的符號來標記,如一點,或斜線表示停頓,但到阿爾杜斯時為方便閱讀,形成逗號的雛形。逗號英文稱comma,源自希臘文komma,有將事物切斷的意思,以這名稱來表示停頓的逗號真是匹配。隨印刷術興起,標點符號才得以慢慢發展至統一標準呢!
好設計讓人人有書讀
阿爾杜斯精通希臘文和拉丁文,熱愛閱讀及文字的他,大量印刷希臘哲學家如亞里士多德(Aristotle)的學說(圖c)。書本原非人人可以負擔,他為了在印刷上更善用紙張,於是發明較省空間的意大利體,減低印刷成本,將書本能普及至更多人呢!下次讀書,嘗試細心留意書本設計、字體,就連標點符號,都藏有編著者的心思呢!
■想一想
閱讀的時候,你會留意字體、標點符號、書本的設計嗎?這些對你閱讀及內容理解有何影響?
文:大海
圖:網上圖片
[常識學堂 第15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