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最後的大師」的著名美籍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周四(16日)逝世,終年102歲。他在全球多地留下建築傑作,當中不乏爭議作品,例如法國巴黎羅浮宮玻璃金字塔,但最終都成為備受世界矚目的地標建築。他曾表示,建築最重要的價值是「能經得起時間考驗」。他在赴美深造和入籍前在中國內地和香港生活多年,曾明言「我的根還是中國的根」。
貝聿銘的三子貝禮中周四透過旗下建築師事務所發表聲明,證實貝聿銘於周四凌晨在紐約寓所逝世。貝聿銘近年深居簡出,3周前才過102歲生日,當時未傳出身體不適。但美國華人組織「百人會」上月5日在紐約舉行30周年慶典暨年會,貝聿銘雖然獲頒全球建築設計終身成就獎,但他未現身領獎。次子貝建中代領時說,貝聿銘正在家休養不克出席。
生於廣州 香港度過童年
貝聿銘與香港及中銀早有淵源,他在1917年生於廣州,翌年其身為銀行家的父親貝祖貽被調派到香港,負責創立中銀香港分行,並出任總經理一職,因而舉家移居。貝聿銘在香港度過童年,曾入讀聖保羅書院,直至9歲再隨父親移居到上海。貝聿銘在上海深受捷克建築師胡代克(Ladislav Hudek)設計的花園酒店吸引,當下立志要成為建築師,並在1935年遠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修讀建築系,後來轉到麻省理工學院,1940年畢業。他畢業後一度考慮回到中國,但礙於當時中國政局動盪,他留在美國,並在1946年從哈佛大學取得建築系碩士資格,其間受德國現代建築設計先驅格羅佩斯(Walter Gropius)指導。他於1948年加入紐約發展商Webb & Knapp擔任建築部總監,直至1955年自立門戶,隨後參與多項著名建築設計。
留下名言「讓光線來作設計」
貝聿銘作品以公共與文教建築為主,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築。他的創作風格結合現代主義和立體派藝術,利用空間和幾何圖形,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強調光與空間的結合,留下「讓光線來作設計」的名言。他在1983年獲得有「建築界諾貝爾獎」之稱的普利茲克獎。1980年代末可謂貝聿銘的收成期,中銀大廈與羅浮宮金字塔同樣在1989年建成,《紐約時報》當時形容稱該年為「貝聿銘之年」。
獲獎獎金資助中國建築生
縱使貝聿銘長居海外,但他過去曾多次強調自己與中國的關係,例如在《中國青年》撰文,明言自己「生在中國,長在中國」,又指自己為所有子女改中文名,而且生活各方面仍保持中國傳統特色,認為在學習西方新觀念的同時,不應放棄傳統,堅持結合古典和創新。他2010年接受《金融時報》訪問時,明言「我從未離開中國……我的家庭已在中國600年」。他曾將普利茲克獎的10萬美元(約78萬港元)獎金用作建立獎學金,資助中國的建築系學生。雖然他僅在兒時短暫在港生活,但能說流利廣東話,如背唐詩就只用廣東話。
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對貝聿銘辭世表示深切哀悼。中國銀行集團發表聲明,指貝聿銘及貝氏家族與中國銀行有悠久深厚的歷史淵源,對其離世深感悲痛惋惜。巴黎羅浮宮員工昨日齊集玻璃金字塔底鼓掌1分鐘,向貝聿銘致敬。
(紐約時報╱法新社╱C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