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旅遊局有見遊客過多,影響部分地區民生,將工作焦點由推廣國家旅遊變成控制旅客人數。旅遊局最近研究減少遊客到訪的措施,包括關閉部分景點、加徵遊客稅等。 「更多非必更好」 聚焦景點管理 到訪荷蘭的旅客2018年達1800萬人,預期2030年會達4200萬人。訪荷旅客主要來自歐洲國家,其中德國和比利時遊客就佔整體旅客42%,近年亦有不少中國遊客到訪一些熱門景點。大量旅客湧入,令人口只有1700萬的荷蘭不勝負荷。旅遊局的文件說:「更多不一定代表更好。為了管理旅客流量,我們應立即採取行動。現在應從推廣旅遊景點改為旅遊景點管理。」局方提議關閉評價不高的旅遊景點、引入旅客稅等。 小村2500居民 華客年均35萬 局方發言人稱,部分城市及地區因旅客湧入影響當地人的生活水平,例如首都阿姆斯特丹和羊角村(Giethoorn)。羊角村是個只有2500人生活的村莊,建有不少風車,旅客多在小運河坐船遊覽,每年估計有35萬中國人到訪。以鬱金香花田聞名的球莖地區(bulb region)因為大量旅客自拍時弄猁嶆楚A需架起圍欄保護鬱金香。 發言人解釋,新策略不代表不再推廣北部地區,「我們仍會推廣,但只是不再推廣我們的首都」。阿姆斯特丹人口110萬,但每年接待逾1700萬名旅客。當地近年亦開始採取限制旅客的措施,例如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前方的拍照熱點「I amsterdam」巨型字母雕塑去年已被移除;市政府亦規管酒店、紀念品商店等的增幅。 旅遊業對荷蘭的經濟貢獻不少,更是2008年環球金融海嘯後的經濟「救生圈」。2018年旅遊業為荷蘭帶來820億歐元收益,涉及76.1萬個職位,即每13份工作中就有1份與旅遊業相關。 經濟「救生圈」 損民生環境 然而,龐大經濟收益的代價不僅是居民日常生活嚴重受影響,亦帶來環境問題。荷蘭承諾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會較2017年減少49%,但旅遊局警告2030年預計有4200萬旅客到訪,令這減排目標難以實現。文件亦指出,旅客上升意味增加消費,同時可能造成食物浪費和污染,而且旅遊熱點擁擠亦對大自然造成破壞。(衛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