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校園欺凌一直備受關注。有機構進行小學生校園欺凌情G調查,結果顯示近四成受訪學生稱曾遇欺凌,近兩成稱不知如何應對。有家長分享個案,女兒曾遭欺凌回家後哭和尖叫,甚至抗拒上學,擔心女兒會輕生。 笑名字起別名佔最多 獅子山青年商會及香港家庭調解協會於2至4月期間抽樣問卷訪問604名小一至小六學生。結果顯示,37.8%受訪者表示在過去一年曾遇欺凌,最常發生、有43.3%受訪者表示曾被人起別名或嘲笑自己名字;分別23.6%及14.3%受訪者稱曾被人故意推撞或用腳絆倒、曾被人拳打腳踢。面對欺凌事件時,19%受訪者表示不知如何應對,10.4%稱抗拒上學及4.8%更產生自殺念頭。 黃太女兒現時就讀小六,小三時受同學排擠。黃太初時聽女兒講述事件,以為「小朋友之間玩,很快沒事」,後來女兒回家後會哭和尖叫,說「不想上學,好驚上學」,更有次對她說「媽咪如果有日你見不到我,就byebye(再見)了」,黃太才得知事情嚴重。她帶女兒看遊戲治療師,女兒曾停課兩天,黃太亦鼓勵女兒透過烹飪興趣提升自信心,勇於面對欺凌,向對方說出自己不開心。黃太女兒現時原校就讀,看到其他同學遭欺凌會挺身而出,黃太亦感驕傲。 香港家庭調解協會總幹事梁淑瑜說,不少小學生未意識到自己被欺凌,部分學校擔心被標籤選擇息事寧人,教師亦不知如何處理。她建議學校建立關愛文化,設立機制處理欺凌事件,家長亦應要設身處地了解子女感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