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戀曲》淒美深邃
波蘭導演歌頌父母轟烈愛情
入圍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攝影及最佳外語片的矚目愛情片《冷戰戀曲》(Cold War),獲國際影評人極高度評價,這部以五十年代波蘭為背景的黑白電影,影像淒美深邃,絕對有大師級風範,也是波蘭導演彭維彭域高斯基(Pawel Pawlikowski)歌頌父母在戰後經歷的轟烈愛情。
撰文#張一明
去年美國男星畢烈谷巴與女歌手Lady Gaga合演的愛情音樂片《星夢情深》(A Star Is Born)上映後,有不少影評人將之與波蘭導演彭域高斯基執導的《冷戰戀曲》相提並論,因為兩片都同樣是關於音樂人與女歌手的愛情故事,《星》片是為了追尋各自的夢想而不知不覺間遺失了愛情,《冷》片則是更為愛情而犧牲了彼此的夢想。有不少影評人更大讚《冷》片比《星》片拍得好很多倍,其實兩片風格截然不同,《星》片是商業通俗的荷李活片,《冷》片則是冷峻格調歐洲片,給觀眾有完全不同動人揪心感覺。
彭域高斯基六年前以《修女伊德》(Ida)奪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後,去年憑自編自導全新作品《冷戰戀曲》蜚聲國際,影片首次入選康城影展,並令彭域高斯基榮膺康城最佳導演,該片同時橫掃歐洲電影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編劇及最佳剪接共五大獎項,更入圍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攝影及最佳外語片,並獲國際影評人極高度評價。
《冷戰戀曲》延續《修女伊德》絕美的黑白及同樣的四比三銀幕比例拍攝,電影以四九年二戰後的波蘭社會主義興起的時代開始,男女主角的離離合合的關係正是導演的父母寫照。片中波蘭影帝湯瑪斯高特(Tomasz Kot)飾演受過精英教育的音樂家男主角維特,與其他藝術家受政府指示,到鄉間蒐集傳統民謠歌曲,計劃招募鄉村中擁有音樂實力與天賦的歌手、舞者組成民謠樂團,四處表演,成為政府意識形態的宣傳工具。
一開場的黑白攝影已美不勝收,充滿質感,令人想起了已故俄羅斯電影大師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的名作《安特亞羅伯夫》。
以一曲貫穿全片
歐洲出爐影后祖安娜古莉 (Joanna Kulig)飾演的女主角蘇拉,是其中一名參加招募的歌手,她的個性、背景和價值與維特完全不同,兩人卻相互吸引,音樂使相異的兩人找到了心靈交會,在巡迴演出過程,愛情萌芽滋長。當維特決定私奔,企圖逃離不自由的波蘭共產社會,蘇拉卻覺得留在波蘭已是最好的發展。
兩人的價值想法對未來充滿歧異,也就促使了兩人之後不斷分分合合十多年,從波蘭共產主義遁入資本主義巴黎,最後又回到波蘭,始終找尋不到兩人共同的容身之處,維特與蘇拉歷經掙扎抵抗後的中年憔悴,他們剩下的唯有彼此的關係與信賴,維特與蘇拉因為愛情,無論在共產主義或是資本主義的國家,都相繼失去了他們身上重要的東西,失去彈琴的手指、失去自由尊嚴與希望,最後二人還是不惜一切,不信命運,踏上愛情末路,他們的末路是到教堂中許下誓言做出最後的選擇。
導演以《兩顆心》(Dwa serduszka)一曲貫穿全片,有民謠版本、獻給共產主義史達林的版本、巴黎香頌版本,體現不同時期兩位主角的心境對比。#
此片並不如《星夢情深》是勵志追夢的故事,反而是關於為了愛情犧牲夢想、甚至乎是不在乎夢想的轟烈故事。當蘇拉成功推出唱片後,她可以很冷酷地在維特面前把唱片如垃圾拋掉,她反而願意為了維特做任何的犧牲。彭域高斯基解釋:「兩位主角的愛情,隨時都存在#一種戰爭感。他們個性相差南北,好強又躁動,但隨#時間的流逝,他們也發現沒有任何人能取代彼此,沒人能像他們一樣了解對方。」
導演曾拍英文片
彭維彭域高斯基出生於華沙,十四歲隨母親離開波蘭到英國,輾轉於德國及意大利生活過。七七年起定居英國,修讀文學與哲學。八十年代末開始為英國BBC製作紀錄片,曾贏得多個國際獎項。九十年代尾開始拍攝英國電視及電影,英文片《單親相愛的日子》(Last Resort)和艾美莉賓特主演的《My Summer of Love》都先後獲英國電影電視藝術學院(BAFTA)大獎等多個獎項。